生產實踐證明,池塘保留一定厚度的淤泥(13~20厘米)是很有必要的。它對池塘保肥、供肥和調節水質等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淤泥過厚,不僅會削弱這些作用,反而有害。淤泥過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使池塘變淺,載水量下降,水產動物的生活空間減少,直接影響水產品的產量。
2.造成池塘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在細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斷消耗大量的溶氧,往往使池塘下層水體中本來不多的溶氧消耗殆盡,造成缺氧。
3.淤泥中存在著大量的含氮有機質,在細菌的作用下被分解,無論是亞硝化細菌進行好氧分解,或是硝化細菌進行厭氧分解,兩者的最終產物都是氨。氨的毒性很強,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水產動物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良好生長。
4.淤泥中存在著許多水產動物的寄生蟲和致病微生物。在池塘水質變壞、酸性增加、環境惡化時,水產動物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微生物卻大量滋生蔓延,導致疾病暴發流行。近幾年,水產動物暴發性流行病頻發,與池塘淤積有直接的關系。
經調查,池塘淤積一般以每年6~10厘米的速度增加。因此,在每年的冬閑時節,應挖去一部分淤泥,促進池塘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1.使池塘變淺,載水量下降,水產動物的生活空間減少,直接影響水產品的產量。
2.造成池塘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在細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斷消耗大量的溶氧,往往使池塘下層水體中本來不多的溶氧消耗殆盡,造成缺氧。
3.淤泥中存在著大量的含氮有機質,在細菌的作用下被分解,無論是亞硝化細菌進行好氧分解,或是硝化細菌進行厭氧分解,兩者的最終產物都是氨。氨的毒性很強,即使濃度很低,也會抑制水產動物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良好生長。
4.淤泥中存在著許多水產動物的寄生蟲和致病微生物。在池塘水質變壞、酸性增加、環境惡化時,水產動物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微生物卻大量滋生蔓延,導致疾病暴發流行。近幾年,水產動物暴發性流行病頻發,與池塘淤積有直接的關系。
經調查,池塘淤積一般以每年6~10厘米的速度增加。因此,在每年的冬閑時節,應挖去一部分淤泥,促進池塘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