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天熱謹防魚類細菌性爛鰓病

   日期:2016-01-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0    
   細菌性爛鰓病是危害漁業(yè)的嚴重病害,發(fā)病時間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時,水溫越高越易暴發(fā)流行,致死時間也越短。養(yǎng)殖密度越高,水質越差,抵抗力越小,則越易暴發(fā)流行。本病常與傳染性赤皮病、腸炎病、出血病并發(fā)。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鯉魚、鯽魚、鰱魚及鳙魚,尤以草魚最宜發(fā)病。

    1 癥狀 

    魚行動遲緩、離群獨游、體色發(fā)黑、頭部尤重。檢查魚鰓,可見鰓絲腐爛且?guī)в形勰啵w蓋骨內表皮充血,中間部分常腐爛成一個圓形、不規(guī)則的透明小窗。取患部鰓絲鏡檢,可見鰓絲軟骨外露、末端膨大、彎曲,鰓小片浮腫、腐爛,有粘液與污泥附著。 

    2 診斷 

    ①肉眼可見魚體發(fā)黑,鰓絲腫脹、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腐爛缺損,軟骨外露。 

    ②取病灶處鰓絲,放于載玻片上,加2~3滴無菌水或清水,蓋上蓋玻片,放置20~30分鐘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有些菌體一端固著,另一端呈括弧狀緩慢往復擺動;有些菌體聚集成堆,從寄生的組織向外突出,形成像仙人球或仙人柱一樣的“柱子”,電有的“柱子”呈珊瑚狀及星狀,即可診斷為患了細菌性爛鰓病。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此病與以下鰓病的鑒別。首先,車輪蟲、指環(huán)蟲引起的鰓病,顯微鏡下可見鰓上有大量的車輪蟲或指環(huán)蟲寄生。其次,大中華鳋引起的鰓病。鰓上可見大中華鳋寄生,病魚鰓絲末端腫脹、彎曲和變形,而細菌性爛鰓無此現(xiàn)象。再次,鰓霉病,顯微鏡下可見霉菌的菌絲進入鰓小片組織或血管和軟骨中生長,粘細菌則不進入鰓組織內部。 

    3 預防 

    3.1 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魚池施用的糞肥應充分發(fā)酵腐熟后再施用。 

    3.2 魚種下塘前用10mg/L漂白粉水溶液,或用15~20mg/L高錳酸鉀水藥浴15~30分鐘,或用2%~4%食鹽水浸洗5~10分鐘。 

    3.3 發(fā)病季節(jié)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1~2次,每次用生石灰15~20mg/L,使池水pH在8左右。

    3.4 發(fā)病季節(jié),每周用0.3mg/L的強氯精全池潑灑1次,此法與生石灰交替使用。 

    4 治療 

    外消毒與內服藥結合治療有效。 

    4.1 外用藥消毒 可選下列藥物之一,選用以前未用過的療效較好 

    ①強氯精(含有效氯85%)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0.3~0.5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②優(yōu)氯凈(含有效氯56%)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0.3~0.5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③全池潑灑二氧化氯(含量40%),使池水濃度為0.5~1mg/L,每天1次,連用3天。④全池潑灑五倍子(粉碎后,用沸水沖泡),使池水濃度為3~5mg/L。⑤大黃經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濃度為3.7mg/L。⑥呋喃唑酮0.2~0.3mg/L全池均勻潑灑。 

    4.2 內服藥 可選用下列之一。 

    ①每100kg魚每天用1~2g呋喃唑酮拌餌投喂,連喂5~7天。②每100kg魚每天用復方新諾明10~15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③每100kg魚每天用高效魚菌靈80~100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④每100kg魚每天用新百病清2g拌餌料投喂,連喂5~7天即可見效。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