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百合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也侵染莖、花、芽及鱗莖。葉上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斑中心為淺黃色或淺褐色,邊緣為紫紅色或淡紅色。天氣潮濕時,病部生灰色霉層;干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半透明狀,淺灰色。病斑擴展后,使葉片枯死,芽和花受害,似開水燙傷,變褐后腐爛。莖部受害,產生淡褐色潰瘍斑,極易風折。幼株受侵染后多使生長點死亡,有時也侵染鱗莖,可使鱗莖腐爛。 百合灰霉病菌主要以菌核度過不良環境,春季由菌核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在田間迅速傳播為害。5月上旬始發,5月下旬至6月下旬盛發。該期溫度高,若碰上長期陰雨,則病害加速流行。久雨轉晴及雷陣雨可促使病害流行。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氮肥過多,低洼積水,均有利于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