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哈密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日期:2016-01-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6    
   一、選地整地 

    1.選地 

    選擇防風性能好、土層較厚、pH值7.5~8、含鹽量不超過2%的中等肥力的沙性地塊為宜。 

    2.整地 

    多選秋翻地,平整度要好,須將地中雜物清理干凈,前茬作物宜為苜蓿、小麥。 

    二、品種選擇 

    高緯高寒地區選擇生育期在90~115天、長勢強、果形好、耐貯運、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早金、86-1、新86等品系。 

    三、開溝播種 

    1.開溝 

    在播種前10天以上開瓜溝,以便有充分的時間曬溝。開南北溝,兩溝間距3.8~4米,溝口寬1.2米、底寬0.5米,深度35~40厘米。 

    2.鋪膜 

    先鋪膜,后播種。地膜幅寬60~70厘米,鋪膜前引水浸透播種帶30厘米,水位保證在同一水平線上,鏟除水平線上的浮土,將膜鋪在同一水平線,要求頂部占膜幅寬的2/3以上,保證頂部有30~40厘米的采光面,以提高地溫,保證出苗率。 

    3.播種 

    一般采用膜上點播,開穴播種,播種的穴位應置于距溝沿15厘米處,播深3厘米,每穴播2~3粒種子。播后應及時進水,保墑。對于沙性較大的地塊,應隨時查墑補水,以保全苗。 

    4.定苗 

    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來確定。株距為35~45厘米,667平方米保苗為750~850株。 

    四、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播后及時查苗補種,2片真葉時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同時進行苗期培土,也可將土塊(直徑為5~10厘米)放在上風處,擋住幼苗,防風壓土。 

    2.整枝 

    根據地塊的肥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整枝方法,土壤肥力好的地塊多采用雙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地塊多采用單蔓整枝。 

    3.中耕除草 

    中耕在灌頭水前進行2~3次,深度為15厘米;結合中耕做好除草工作。 

    4.追肥 

    ①苗期頭水前追施第1次肥,用量:二銨5千克、尿素3千克。施肥位置在株與株之間。結合施肥每隔7~10天噴施1次葉面肥。 

    ②坐果膨大期施第2次肥,用量為二銨5千克、尿素5千克、鉀肥6千克。 

    ③對于沙性大、肥力差的土地應加大其施肥量,在瓜膨大期第2水過后進行第3次追肥,以保證有充足的肥力,預防后期脫肥。 

    5.灌水 

    ①結合第1次追肥應及時灌好頭水,頭水要求慢,并要低于播種帶5厘米,保證花期有充足的水分,提高坐瓜率。灌完頭水后,每隔10~12天灌1水,嚴禁水上瓜畦。 

    ②果實膨大期是最需要養分與水分的時期。一般沙性地4~6天灌1次水,水位線應控制在種瓜帶5厘米以下,細流、慢灌,嚴禁水上瓜畦,以防爛瓜。 

    ③后期灌水一定要在播種帶以下20厘米處為一水平線,要掌握好墑情,防止炸瓜和霉爛。采收前7~10天停水。 

    6.翻瓜、墊瓜 

    當瓜上網紋后,要每隔7天翻動1次,向1個方向翻動,每次翻動三分之一的面,防止出現斑點,最好是用小木棒以三角形狀將瓜墊起。 

    五、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細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日灼病、蔓枯病等。常發病害為細菌性角斑病及疫霉病。防治方法:①6~7月在第1次整枝后,進行預防工作。②發現病情應及時用藥,可用百菌清。8月份也是瓜成熟期和各種病菌的發病高峰期,此工作一定要及時,下藥準確,措施到位。 

    六、采收 

    及時按要求采收,采收時要留10厘米丁字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