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晚稻長勢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個體偏小。受播種推遲和天氣的影響,晚稻出葉較慢,表現為葉齡低、植株矮。據6個區級苗情點28塊田調查:今年晚稻主莖葉齡10.1葉,比去年同期低0.7葉;苗高43.2厘米,比去年矮1.3厘米。二是群體偏大。今年晚稻播種量和基本苗雖比去年有明顯減少,但受苗肥偏多和雷陣雨影響,晚稻分蘗旺盛,苗數較多。據苗情田調查,現有苗數達64.34萬/畝,比去年多9.61萬/畝,目前晚稻已到分蘗高峰期。三是生長較平衡。今年晚稻6月20日后的遲播稻面積減少、生長迅速。據5塊遲播稻調查:目前主莖葉齡8.4葉、苗高35.3厘米、畝苗數63.4萬,分別比去年同期高0.47葉、4.4厘米、10.2萬。同時,今年晚稻播種期集中,主栽品種突出,標準化技術擴大,總體生長較往年平衡。
根據目前晚稻長勢,當前要以斷肥擱田為重點,抓好中期培育管理。
一、及早斷肥控苗。目前單季晚稻和假單季晚稻均已進入分蘗高峰期,當前除遲播遲栽的雙季晚稻在7月底前氮鉀結合施好分蘗肥外,其它晚稻田塊應實行斷肥控苗,減少無效分蘗,提高群體質量。對部分基本苗偏高、苗期氮肥施用偏多,目前長勢偏旺、群體失控的晚稻應進行化學調控,可在拔節初期(一般在7月底、8月初)畝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進行細噴霧,促進壯稈抗倒。
二、及時排水擱田。目前除部分畝苗數不足25萬的雙季常規晚稻外,其它晚稻均早已進入無效分蘗期,而8月上旬晚稻將進入幼穗分化期。因此,7月下旬是晚稻擱田控苗的適期。今年晚稻分蘗旺盛,群體偏大,必須十分重視擱田控苗;目前正值高溫酷暑,容易擱出田、控好苗。南片稻區要清理好田內“豐產溝”和田外排水溝,管理好灌水機埠,利用高溫天氣,采用重擱控苗。東片沙地區土質砂性,滲水性好,圍墾土壤容易返咸,以斷水輕擱為宜。擱田要到葉片挺篤、輕卷,葉色退淡,根系深扎、白根增多,無效分蘗明顯消亡,群體苗數迅速消退為度。通過擱田,實現促根、壯稈、控蘗、健株,打好大穗、高抗基礎。
三、兼顧治蟲除草。受強降雨影響,今年晚稻采用土壤封閉進行化學除草的效果下降,部分田塊草害較重。當前正是人工拔除大齡雜草的適宜時期。目前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的遷入量較大,應根據今年晚稻群體偏大、無效分蘗較多的苗情特點,適當放寬防治指標,選用對口農藥進行正確防治,努力減少施藥次數,注重保護稻田微生態系統。
根據目前晚稻長勢,當前要以斷肥擱田為重點,抓好中期培育管理。
一、及早斷肥控苗。目前單季晚稻和假單季晚稻均已進入分蘗高峰期,當前除遲播遲栽的雙季晚稻在7月底前氮鉀結合施好分蘗肥外,其它晚稻田塊應實行斷肥控苗,減少無效分蘗,提高群體質量。對部分基本苗偏高、苗期氮肥施用偏多,目前長勢偏旺、群體失控的晚稻應進行化學調控,可在拔節初期(一般在7月底、8月初)畝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進行細噴霧,促進壯稈抗倒。
二、及時排水擱田。目前除部分畝苗數不足25萬的雙季常規晚稻外,其它晚稻均早已進入無效分蘗期,而8月上旬晚稻將進入幼穗分化期。因此,7月下旬是晚稻擱田控苗的適期。今年晚稻分蘗旺盛,群體偏大,必須十分重視擱田控苗;目前正值高溫酷暑,容易擱出田、控好苗。南片稻區要清理好田內“豐產溝”和田外排水溝,管理好灌水機埠,利用高溫天氣,采用重擱控苗。東片沙地區土質砂性,滲水性好,圍墾土壤容易返咸,以斷水輕擱為宜。擱田要到葉片挺篤、輕卷,葉色退淡,根系深扎、白根增多,無效分蘗明顯消亡,群體苗數迅速消退為度。通過擱田,實現促根、壯稈、控蘗、健株,打好大穗、高抗基礎。
三、兼顧治蟲除草。受強降雨影響,今年晚稻采用土壤封閉進行化學除草的效果下降,部分田塊草害較重。當前正是人工拔除大齡雜草的適宜時期。目前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的遷入量較大,應根據今年晚稻群體偏大、無效分蘗較多的苗情特點,適當放寬防治指標,選用對口農藥進行正確防治,努力減少施藥次數,注重保護稻田微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