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魚病防治施藥技術要點

   日期:2016-01-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8    
    一、藥物的選擇 

    魚藥的選擇應本著安全(無致畸、致癌、致突變)、有效(高效、速效、長效)、經濟、方便、不重復的原則。 

    1.依據有效性給被選藥物定位。如首選藥物、備用藥物與應急替代藥物,以及主藥、輔助藥與增效劑。 

    2.藥物宏觀作用應不使受藥對象產生副作用與應激反應。 

    3.藥物的微觀作用應不毒化水體,不污染水生生物,不導致水產品殘留有毒有害物質。 

    4.藥物廉價與使用方便。 

    5.依據藥物用量,權衡用藥得失。 

    6.選用有生產許可證的大型、正規魚藥廠家生產的魚藥。 

    二、藥物的使用 

    用藥原則:有序用藥,最佳療效,最大安全。 

    1.除暴發性疑難病癥外,必須確診后用藥。 

    2.依據病原體的種類與特性,采用針對性療法。并發病例不得隨意多藥治療、復方治療或聯合用藥。 

    3.依據寄生的方式用藥。暫時性、階段性寄生沒有用藥的必要;經常性、終身寄生必須用藥。 

    4.依據病情的要求與危害情況用藥。不流行病例不用藥。 

    5.依據疾病的類型用藥。病毒、細菌、真菌性魚病以防為主,由藻類、寄生蟲引起的魚病防治結合。 

    6.按養殖方式用藥。封閉水體(池塘、溫室)養殖,采用常規施藥技術;開放性水體(網箱、圍網、攔網、流水)養殖,需采用特定的施藥方法。 

    7.依據藥物的性質,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 

    三、施藥的技術要點 

    1.遍灑法 

    (1)原理 遍灑法即全池灑藥物。按照防治魚病的給藥濃度,向養殖水體全面施放一定量的魚藥,既達到治療作用,又不破壞水體環境。 

    (2)方法 測量水體,計算藥量,溶解藥物,稀釋藥物,全池遍灑。 

    (3)效應 此法藥物作用較徹底,適用于預防和治療,藥效不受給藥對象食欲的影響。 

    (4)缺點 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較貴的與半衰期長的藥物不可使用;藥物選擇注意配伍禁忌和先后施用藥物的藥性;不規則魚池藥量不準,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易破壞水體。 

    (5)技術要點 ①稱(量)取藥物在木(塑)料等非金屬桶中進行一級溶解,具有特殊溶解性的藥物須加助劑助溶后進行一級溶解,待完全化開后稀釋(二級溶解)至相應倍數全池潑灑。②潑藥前要做好應急措施,如增氧、注排水、解毒、急救等。③堅持先喂食后潑藥的程序,不得喂食與灑藥同時進行。④雨天低氣壓、池魚浮頭或浮頭剛消失時不能灑藥;高溫季節水熱成層(一般在每日11~14時)后禁止用藥。⑤從上風往下風潑藥,魚池四周也要潑到,深水區多潑,淺水區少潑。⑥酸性藥物一般在每日上午9~10時施用;堿性藥物下午3~4時灑藥;對光敏感的藥物在傍晚灑藥;晝伏夜出魚類應在夜間施藥;殺蟲劑在春、秋用時要減量,殺菌劑要適當加量。⑦藥渣不要倒入池中,要妥善處理。⑧施藥后要嚴密觀察魚類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喂服法 

    (1)原理 藥物以飼料為載體,伴隨魚的攝食過程進入魚體,藥物可在腸道中直接產生藥效,也可以通過吸收作用使藥物達到一定的血濃度,起到治療魚病的作用。 

    (2)方法 估算攝食魚存塘量或飼料投喂量,計算藥量,藥物一級或二級混飼,制作藥餌,晾干定時投喂。 

    (3)效應 此法是惟一能發揮吸收作用的給藥方法,適用于預防和早期治療,對病毒、細菌、寄生蟲、營養失衡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對臟器疾病防治、體內寄生蟲驅殺作用明顯。 

    (4)缺點 此法是一種被動給藥,依賴養殖對象的主動取食而完成,對病情嚴重、停止攝食的魚類效果不佳。 

    (5)技術要點 ①必須選擇魚類適口性好的飼料制作藥餌,制成藥餌后的浮沉性應與魚的攝食習性吻合。②粉狀飼料、顆粒飼料必須以黏合劑為載體,保證藥料結合。草魚所用草料淋藥后必須晾干后投喂,以免遇水后立即散失,但不易過黏,以免影響魚類消化。③藥料配制需采用二級預混,一級預混的用料量為其總用料量的10%,待充分拌勻后進行二級預混。④熱敏、光敏類藥物不宜制作藥餌。⑤藥量計算,按照養殖水體中對藥物有攝食能力的魚類總質量(毫克/千克)計算,或按飼料量(藥料比%或‰)計算。⑥給藥前停食1~2天,藥餌量應比平時飼喂量減少20%~30%。⑦一般3~5天為一療程,首次劑量以雙倍量投喂,以后用量正常,病情嚴重時可隔2~3天后再用一療程。⑧不得反復使用同一種藥物,以防產生抗藥性。 

    3.掛袋法 

    (1)原理 將藥物裝在有微孔的器具中,使其在水中緩慢溶解,在池水中人為地營造一定的藥物區域,使魚類在藥域內殺菌、滅蟲,起到治病作用。 

    (2)方法 選擇懸掛場所,稱取藥物裝袋,懸掛水中,定期加藥。 

    (3)效應 通常用于預防或在較大水面中使用。 

    (4)缺點 療效不如全池潑灑,影響魚類攝食。 

    (5)技術要點 ①食物周圍的藥物濃度不宜過低或過高。②食物周圍藥物濃度的保持時間應不短于2~3小時。③掛藥的前一天停止喂,以便讓魚類在藥域內停留時間長一些。④應選擇對魚類有趨向性反應的藥物掛袋。 

    4.浸浴法 

    (1)原理 即在小容器內配制高濃度藥液,進行高密度、短時間的藥浴,達到治療魚病作用。 

    (2)方法 選擇恰當的容器,把配好的魚藥放入其中,把魚放入藥液中接受藥物作用,達到藥效后將魚放出。 

    (3)效應 用藥量少,節約藥費,藥效不受水環境影響,不污染水體,相對安全,適合名貴及大型魚類。 

    (4)缺點 操作粗糙時易損傷魚體,魚體小、數多時不方便。 

    (5)技術要點 ①精心選擇浸浴用器皿。②算好用藥量。③掌握好時間。④浸浴后藥物不要隨意潑灑。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