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常用中藥材,可食可補可入藥,暢銷港澳、日本、新加坡和美洲等地,全國年正常銷售量達1000萬公斤。過去栽培茯苓,均采用“段木窖栽”,耗費大量松樹。實踐證明,利用松樹蔸栽培茯苓可變廢為寶,既豐產又節省大量松木,其栽培方法如下:
一、選蔸 松樹砍伐后留下的樹蔸,凡直徑在16厘米者都可用于栽培茯苓。一般是用前一年秋季或者當年春季砍伐的樹蔸,要求樹皮沒有脫落,木質無蟲蟻蛀蝕、不腐朽。因為樹蔸不像段木那樣能任意移動,所以要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接種栽培。
二、剝皮 在冬季或次年3~6月,把松蔸周圍1米內的雜草鏟除,在樹蔸上削去大部分樹皮,只剩下間距相等的4條一指寬樹皮,直徑3厘米以上側根也要削去大部分樹皮,只留下一條樹皮與樹蔸留皮相連,以便傳播菌種。
三、挖地 將樹蔸周圍1米內的土壤挖松,深40厘米以上,撿凈雜草根和石頭,使樹蔸主根及側根露出地面,并把直徑3厘米以下的側根砍掉,留下的側根在0.7~1米處砍斷,以防菌種向外傳播。
四、下種 在松樹蔸周圍撒下防白蟻藥粉,蓋一層薄土,再接菌種。接種方法有兩種:(1)高樁接種法。松樹蔸較高的,在樹蔸近根處鋸一個高10厘米的缺口,將菌種木片放在缺口內,捆緊,用濕草紙包裹后蓋土。(2)矮樁接種法。此法適用于矮樹樁松蔸。在粗根莖部側面削去樹皮,并將一根松段木(直徑10厘米,長80厘米,留一條一指寬樹皮,其余削皮至木質部)曬干后靠在該側面處,然后把菌種木片緊靠粗根的去皮處和松段木上,用小松木片覆蓋壓實。凡松蔸粗大者要接3~4個點。
五、覆土 矮樁樹蔸接種后覆土4~7厘米厚,堆成饅頭狀;高樁樹蔸接種后堆土至接菌種處上面4~7厘米,蔸頂部露出地面。四周要開好排水溝,并撒一圈防白蟻藥粉。
六、田間管理 接種后10天,菌絲已開始長入樹樁內,此時應檢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時補接種。此外,要經常檢查,防止雨水沖走覆土,以保證茯苓菌絲生長。 茯苓的主要蟲害是白蟻,嚴重者往往把松段蛀空,致使茯苓菌絲生長得不到足夠營養,形成不了菌核,或形成的菌核不大,甚至干腐,使產量大減。為此,要經常檢查茯苓種植地有無蟻路,段木是否被蟻蛀。一旦發現白蟻要及時用白蟻藥噴射,使其帶藥回到蟻窩內互相傳染中毒死亡,這是防治白蟻的一種有效方法。
七、采收 接種60天后開始結茯苓。隨著茯苓的膨大,土壤出現裂縫,這時要及時覆蓋薄土保苓。9個月后,茯苓表皮白色裂紋減少,苓皮呈深棕色,茯苓不再長大時即可采挖。采挖時采大留小,覆土后再過4~5個月又可采挖一批。直徑20厘米以上樹蔸可采鮮苓7.5公斤左右,能連采兩年。
一、選蔸 松樹砍伐后留下的樹蔸,凡直徑在16厘米者都可用于栽培茯苓。一般是用前一年秋季或者當年春季砍伐的樹蔸,要求樹皮沒有脫落,木質無蟲蟻蛀蝕、不腐朽。因為樹蔸不像段木那樣能任意移動,所以要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接種栽培。
二、剝皮 在冬季或次年3~6月,把松蔸周圍1米內的雜草鏟除,在樹蔸上削去大部分樹皮,只剩下間距相等的4條一指寬樹皮,直徑3厘米以上側根也要削去大部分樹皮,只留下一條樹皮與樹蔸留皮相連,以便傳播菌種。
三、挖地 將樹蔸周圍1米內的土壤挖松,深40厘米以上,撿凈雜草根和石頭,使樹蔸主根及側根露出地面,并把直徑3厘米以下的側根砍掉,留下的側根在0.7~1米處砍斷,以防菌種向外傳播。
四、下種 在松樹蔸周圍撒下防白蟻藥粉,蓋一層薄土,再接菌種。接種方法有兩種:(1)高樁接種法。松樹蔸較高的,在樹蔸近根處鋸一個高10厘米的缺口,將菌種木片放在缺口內,捆緊,用濕草紙包裹后蓋土。(2)矮樁接種法。此法適用于矮樹樁松蔸。在粗根莖部側面削去樹皮,并將一根松段木(直徑10厘米,長80厘米,留一條一指寬樹皮,其余削皮至木質部)曬干后靠在該側面處,然后把菌種木片緊靠粗根的去皮處和松段木上,用小松木片覆蓋壓實。凡松蔸粗大者要接3~4個點。
五、覆土 矮樁樹蔸接種后覆土4~7厘米厚,堆成饅頭狀;高樁樹蔸接種后堆土至接菌種處上面4~7厘米,蔸頂部露出地面。四周要開好排水溝,并撒一圈防白蟻藥粉。
六、田間管理 接種后10天,菌絲已開始長入樹樁內,此時應檢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時補接種。此外,要經常檢查,防止雨水沖走覆土,以保證茯苓菌絲生長。 茯苓的主要蟲害是白蟻,嚴重者往往把松段蛀空,致使茯苓菌絲生長得不到足夠營養,形成不了菌核,或形成的菌核不大,甚至干腐,使產量大減。為此,要經常檢查茯苓種植地有無蟻路,段木是否被蟻蛀。一旦發現白蟻要及時用白蟻藥噴射,使其帶藥回到蟻窩內互相傳染中毒死亡,這是防治白蟻的一種有效方法。
七、采收 接種60天后開始結茯苓。隨著茯苓的膨大,土壤出現裂縫,這時要及時覆蓋薄土保苓。9個月后,茯苓表皮白色裂紋減少,苓皮呈深棕色,茯苓不再長大時即可采挖。采挖時采大留小,覆土后再過4~5個月又可采挖一批。直徑20厘米以上樹蔸可采鮮苓7.5公斤左右,能連采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