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病原體是水霉科中的水霉、棉霉、細囊霉和腐科中的附霉引起。菌絲形態細長,一端似根狀深扎于病魚的皮膚或肌體,另一端突出于皮膚表層,呈灰白色,形似柔軟的纖維,呈棉絮狀附生于體表。
患病初期,個體傷口四周紅腫,皮膚粘液增多,患病后期,傷口處形成一叢絮毛狀菌絲。
防治方法:可選用0.5克孔雀石綠晶體,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5-30分鐘。或選用0.2克孔雀石綠,溶于一噸水中,全池潑灑。
患病初期,個體傷口四周紅腫,皮膚粘液增多,患病后期,傷口處形成一叢絮毛狀菌絲。
防治方法:可選用0.5克孔雀石綠晶體,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5-30分鐘。或選用0.2克孔雀石綠,溶于一噸水中,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