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魚類的病敵害及防治方法

   日期:2015-12-30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39    
    一、藍藻病害:藍藻包括銅綠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一般發(fā)生在夏季和初秋,它喜歡生長在溫度較高和堿性較重的水中,當PH值為8-9.5,水溫在28℃-32℃時,繁殖最快。如在一升水中有50萬個群體以上時,水中溶氧往往不敷其需要,而會自身大量死亡。藻體死亡后,蛋白質(zhì)容易分解,產(chǎn)生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zhì),這些毒物在水中積累多了,不僅能毒死魚類,就是牛、羊飲了這種水也能被毒死。

    防治方法:(1)經(jīng)常注新水,水使水中有機質(zhì)含量過高、注意水的PH值調(diào)節(jié)(定期潑灑石灰)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2)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放藥后應開動增氧機或在次日加注新水。(3)在清晨藻體上浮集聚時,撒入不受潮的草木灰,連撒2-3天.即可消失,隔天再全池遍撒生石灰(每畝15-20公斤),效果更佳。 

    二、甲藻病害:在池塘中對魚類產(chǎn)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它們喜歡生長在含有機質(zhì)多、硬度大,呈微堿性的水體中,以溫暖季節(jié)較多。甲藻對環(huán)境的改變非常敏感,如果水溫、pH值的突然改變,都會大量死亡。這兩類甲藻中的--些種類,魚吃了不易消化,引起魚類死亡的原因是大量甲藻死后產(chǎn)生的甲藻素使魚中毒所致。 

    防治方法:(1)根據(jù)這兩類甲藻對水溫、pH值等環(huán)境條件突然改變,都會促使它們很快的大量死亡這一特性,當它們大量繁殖時,可即時進行換水,使池水的水溫和水質(zhì)突然改變而抑制它們的繁殖。(2)用0.7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可有效殺滅甲藻。 

    三、金藻病害:主要有小三毛金藻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時分泌的溶血素和魚毒素,引起魚類死亡。孽生小于毛金藻的水質(zhì)特點是:鹽度4%-5%以上,氧化物含量2000毫克/升以上,水的硬度在40℃以上,pH值7.2-9.6。因此在鹽堿地建成的魚池,常因此藻的毒素中毒而發(fā)生死魚現(xiàn)象;魚中毒一般在清晨開始,但癥狀和浮頭現(xiàn)象不同,開始是魚向池的四隅集中,但驅(qū)之即散、隨著中毒的加重,幾乎所有的魚都集中排列在池岸邊,頭向岸靜止不動,有時還竄到岸上,當人走過驅(qū)之可暫時散開,人走后又馬亡集中。停留在岸邊的魚開始失去平衡,側臥、呼吸困難,終于呈昏迷狀態(tài)而死。 

    防治方法:(1)用0.7ppm的硫酸銅全池潑灑,可抑制這種藻分泌毒素的機能或減弱魚毒素的活性。(2)用5-10ppm硫酸銨全池潑灑或畝放尿素1-1.5公斤和磷酸鈣2-3公斤,繁殖浮游生物,抑制三毛金藻的生長。(3)在發(fā)病初期可將毒水排放,灌人新水或?qū)Ⅳ~捕出,轉(zhuǎn)入無毒水質(zhì)的魚池中。 

    四、青泥苔病害:青泥苔包括星藻科中的水綿、雙星藻和轉(zhuǎn)板藻三屬的一些種類。在春季隨水溫上升,在魚池淺水部分開始萌發(fā),長成-縷縷綠色的細絲,矗立在水中,衰老時絲體斷離池底,形成一團團的亂絲,浮出水面,幼魚游入青泥苔中,往往被亂絲纏住游不出來而造成死亡。同時,池中有大量青泥苔,也消耗池水中的養(yǎng)料,使池水變瘦,魚苗所需要的浮游生物不能大量繁殖,影響魚苗的成長。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可殺滅青泥苔。(2)未放魚的池塘可按每畝50公斤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它得不到陽光而死亡。(3)已放魚的池塘出現(xiàn)青泥苔,可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可有效地殺滅青泥苔。 

    五、水網(wǎng)藻病害:水網(wǎng)藻是一種綠藻,多生長在淺水溝和池塘里,尤其是在含有機質(zhì)豐富的肥水中,繁殖很快。魚池中水網(wǎng)藻多時,像張在水中的許多羅網(wǎng),魚苗誤入“羅網(wǎng)”后住住游不出來而死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