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武夷巖茶茶園的管理

   日期:2015-12-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1    
  茶園管理應根據茶園立地條件,茶樹生長規律和生育特點,采用科學的適宜巖茶特點的茶園管理措施,以達優質、高產、穩產之目的。

  一、常規茶園的管理

  茶園常規管理包括鋤草、施肥、深翻、修剪和病蟲管理等項目。

  茶園鋤草:宜采用淺耕的方式人工鋤草,不可用草甘磷等除草劑,以防土壤和茶樹有化學殘留。每年需淺耕4-5次,以茶園不見大草為準,并保證茶園表土常年疏松、保水、保肥、透氣。

  施肥:每年2-3次,其中基肥每年一次,以10-11月完成為宜,宜施有機肥和磷肥為主,占年總施肥量的50-80%左右,畝施餅肥或茶葉專用有機肥100-150kg,過鈣50-100kg,沿樹冠邊開溝20-30cm深施。追肥每年1-2次,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主施肥,每畝可施茶葉專用有機復合肥50-100kg,幼齡茶園和長勢較弱弱的低產茶園可于2月底3月初和7月底8月初,春、秋兩季加施追肥1-2次,可添加適量氮肥。每次施肥均應開溝深施。

  深翻:一般每年一次,于8月初至10月完成,要求茶園全墾30cm以上,長勢旺盛的封行茶園也可隔年深翻一次。

  修剪:每年修剪1-3次。正常的投產茶園一般每年修剪一次,于11月至次年2月之間完成。一般采用輕修剪,即保留葉綠層,樹冠面上剪平。若茶園出現老化,形成雞爪枝時可采用重修剪和深修剪,即剪去葉綠層的一半或全部(可于春茶采后進行)。幼齡茶園需培養樹冠,每年生長一輪開面時或每季打頂采后均需進行一次定型修剪,定剪高度每次提高5cm、每年提高15㎝左右,直至樹冠高達70-90cm左右,即按常規茶園進行修剪。

  二、低產茶園的改造

  茶樹過了盛產期進入衰老期時,即需進行茶園改造。或長年因管理粗放,造成缺株嚴重,樹勢早衰,產量偏低時也需要進行改造。改造措施應視茶園具體情況和改造需求而定,主要措施有:

  改土:通過深翻,重施有機肥和挑客土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參考深翻、施基肥項目)

  改樹:在改土的基礎上使用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等修剪方式,重新培養樹冠,以達高產之目的。深修剪指剪去樹冠綠葉層的一半,約10-15cm深,刺激干枝潛伏芽的萌發,重新培養采摘面。重修剪是指剪去全部綠葉層和樹冠,留下樹型的干枝,一般離地面的高度為40-50cm,再通過多次定剪,重新培養樹冠。臺刈指離地面10-30cm處臺刈,留下基部主干,再按新植幼齡茶園的定剪方法進行修剪,重新培養樹型和樹冠。改樹一般在春季后進行。既利用春茶的采收,又利用夏秋季生長,當年即可形成一定的樹冠。

  改園:即茶樹全部挖除,重新換種,并按新茶園的建立措施,重新規劃品種,道路,水溝等,老茶園改種因土壤熟化造成定植成活率偏低,幼齡期長勢弱,有殘留病蟲害等特點,應特別注意改土環節:盡量使種植溝與原溝錯開,盡量利用新壤進行定植茶苗或客土定植,盡量將老園的雜物清除干凈。

  三、茶樹病蟲害的防治

  為保證茶葉農殘不超標,或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標準進行生產,在茶樹病蟲害防治上則應特別注意,盡量使用農業綜合防治措施,即保護茶園生態環境,保護蟲害天敵,保持茶園清潔、通風;人工去除病枝、死株,并集中燒毀;物理誘殺害蟲;利用深翻土后冬季低溫、冰雪、霜凍等殺死越冬蟲害,減少蟲害。

  病蟲害高峰期,危害嚴重需使用農藥防治時,應掌握以下原則:1、選擇低毒,低殘留,有針對性的特效農藥;2、適時防治:選擇危害初期無雨天防治,并保證噴藥后4小時內無雨;3、混用、輪用農藥,以提高用藥效果,防止病蟲害產生抗性;4、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臨采茶園禁止噴藥;5、禁止使用國家規定在茶園上禁用的農藥以及其他劇毒,高殘留農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