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梅花鹿魏氏梭菌診治

   日期:2015-12-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9    
   近幾年部分鹿場及個體養殖戶,相繼發生魏氏梭菌病。本病發病突然,病程短,癥狀不明顯,死亡率高,影響了鹿茸的產量和母鹿的產仔。現報告如下: 

    1 流行情況 養鹿業作為地區畜牧業主導產業之一,養鹿除養鹿場以外,個體養鹿戶比較分散,其中養鹿戶比較集中的地方本病多發,有的戶甚至一夜之間死亡3-5頭。養鹿場也經常發生,多表現散發,本病以春秋居多,夏季少,特別是在冬季吃帶有凍雪的飼料、夏季吃發霉變質的飼料、突然變更飼料、精料添加過多和腸道負擔過重等均易引發,公鹿易發。 

    2 臨床癥狀 本病為突然發作,病程短,很難見到癥狀,出現癥狀后鹿只很快死亡。有時發現鹿獨立或獨臥一側,伸腰拱背,頭低耳垂,精神沉郁。初期糞便呈暗紅色糞樣,后期腹瀉帶血。通常在幾小時內死亡,個別鹿能達到1―2日死亡。 

    3 剖檢變化 胃大網膜糜爛,胃底部、十二指腸和空腸粘膜嚴重充血,并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塊和糜爛,有的區段潰瘍或壞死,腸內有大量出血。胸腔、腹腔充血和水腫,肝臟略腫大,質脆,有的有黃色斑塊,脾臟腫大有出血斑塊,腎臟易軟化。 

    4 診斷 

    4.1 用肝被膜作觸片染色鏡檢,除可發現6x0.9mm、兩端鈍圓、單在或呈短鏈的細菌外,還可見到無分節的長絲狀細菌。 

    4.2 細菌培養 無菌采取病死鹿心血、肝臟,接種于葡萄糖鮮血瓊脂、熟肉湯中,在27℃,恒溫培養2-4d,在鮮血瓊脂平板上可見邊緣不整齊、有長絲狀突起的菌落。取培養物涂片鏡檢,可見兩端鈍圓、單在呈短鏈的細菌,有的呈無分節的長絲狀。 

    4.3 動物試驗 取肉湯培養物0.5mL接種于家兔經24~36h死亡,取死亡家兔的肝被膜觸片鏡檢,可見呈無分節絲狀,兩端鈍圓、單在或短鏈狀的細菌。 

    5 防制 

    5.1 本病由于病程短,發現后往往來不及治療即死亡。病鹿曾用丁胺卡那霉素、頭孢一針等藥物治療,效果皆不明顯。因此,預防是關鍵,根據本病流行特點,在冬、夏末期每半年注射一次魏氏梭菌苗,每次5mL,可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也可使用藥物進行預防,0.5g復方新諾明10片/次,2次/d,連用3―5d。 

    5.2 對病死鹿焚燒、深埋,同群鹿及時隔離飼養并固定專人喂飼,工具、飼具專用。 

    5.3 搞好鹿舍和飼料、飼草及飲水衛生,定期使用2%苛性鈉水溶液對鹿場內外進行噴灑消毒,發病期每日1次,預防時半月1次。 

    6 小結 

    6.1 發病鹿場應嚴格衛生管理,養鹿戶密集區應嚴格衛生防疫,杜絕相互串舍。 

    6.2 本病病理變化易與急性腸出血、霉玉米中毒混淆,注意鑒別診斷。 

    6.3 本病一旦發生,應盡快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予以消滅。本病多發生在營養好的壯齡公母鹿,不但死亡率高,治愈率低,而且群內未見病狀的公母鹿生產性能也明顯下降。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