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病

   日期:2015-12-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3    
    【病 原】 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為卵圓形至桿狀的多形態小桿菌,革蘭氏陰性,常呈兩級染色。 

    【流行特點】 本病多發于氣候易變化的春秋兩季,主要經呼吸道而感染。病菌常寄生在家兔的呼吸道中,故機體因氣候突變,感冒、寄生蟲病等因素影響使抵抗力降低,或其他誘因如灰塵、強烈刺激性氣體的刺激,使上呼吸道粘膜脆弱等,都易引起發病。鼻炎型常呈地方型流行,而支氣管肺炎型多呈散發性。成年兔常為慢性,仔兔與青年免多為急性。本病也可和巴氏桿菌病或李氏桿菌病并發。 

    【癥 狀】 鼻炎型:比較多發,流漿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病程―般較短,多能康復。支氣管肺炎型:較少見,流粘液性或膿性鼻液,鼻炎長期不愈,呼吸加快,食欲不振,逐漸消瘦,病程數周至數月,有的發生死亡。 

    【病理變化】 鼻炎型:鼻粘膜潮紅,附有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質。支氣管肺炎型:支氣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內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肺有大小不等、數量不一的膿腫,小如粟粒,大如乒乓球。有時胸腔漿膜及肝、腎、睪丸等有膿腫。此外尚可見化膿性胸膜炎、心包炎。 

    【鑒別診斷】 本病的主要癥狀與病變為流鼻液和肺膿腫,因此應和下列疾病鑒別。 

    巴氏桿菌病:見兔巴氏桿菌病鑒別診斷。 

    葡萄球菌病:肺膿腫較少見,膿腫原發部位常在皮卜和肌肉。 

    棒狀桿菌病:肺、腎、皮下有小化膿灶,病原為鼠棒狀桿菌和化膿棒狀桿菌,革蘭氏陽性,一端較粗大。 

    【防 治】 

    (1)堅持自繁自養,如引進種兔,應隔離觀察1個月; 

    (2)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日常獸醫衛生防疫工作; 

    (3)及時檢出有鼻炎癥狀的可疑兔,給予治療或淘汰; 

    (4)治療可用下列抗菌素或磺胺藥: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10~30毫克,每日2次,連用3~4天,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每次1萬~2萬單位,每日2次,連用3~4天,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千克體重10~25毫克, 每日2次,連用3~4天,肌肉注射;鏈霉素,每千克體重0.5萬~1萬單位,每日2 次,連用3~4天,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千克體重0.05~0.2克,每日2次,連用5天,肌肉注射;酞酰磺胺噻唑,每千克體重 0.2~0,3克,每日2次,連用5天,口服。 肺膿腫病例一般療效不良,故應及時淘汰。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