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有人也叫爛腸病。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大部分都認為此病是由點狀產氣單孢桿菌(Aeromonas qunctata)侵入魚腸道引起的。該病在夏季發病較為多發,這和夏季水溫較高,水中溶氧低和魚飼料容易變質有關。發病的魚從外表上觀察,可見腹部膨大,魚腹兩側出現紅斑,肛門外突、肛門口充血紅腫,擠壓魚的腹壁時,有紅黃色的黏液流出。打開死魚腹腔檢查時,可見腹腔積滿粘液,腸壁因毛細血管充血而呈紅褐魚,腸腔中充滿血膿和黃色黏液。魚在患此病后體色變暗、食欲下降、行動遲緩,死亡率很高。
發現此病時,要暫時停止喂食,馬上撈出病魚另缸隔離,清除死魚,增加換水量,必要時將全部魚撈出,徹底清洗魚缸。病魚可以立即用呋喃西林溶液進行藥浴浸洗,用增氧泵加強打氣增氧,直至病愈。平時也可在魚缸內中噴灑適當濃度的漂白粉,對魚、水可達到較好的消毒效果,防止魚病發生。
發現此病時,要暫時停止喂食,馬上撈出病魚另缸隔離,清除死魚,增加換水量,必要時將全部魚撈出,徹底清洗魚缸。病魚可以立即用呋喃西林溶液進行藥浴浸洗,用增氧泵加強打氣增氧,直至病愈。平時也可在魚缸內中噴灑適當濃度的漂白粉,對魚、水可達到較好的消毒效果,防止魚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