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玉米禿尖缺粒發生原因及防治

   日期:2015-05-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93    
    玉米缺粒現象在大田表現為多種形式,一是側面不實,即果穗一側自基部到頂部整行沒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側彎曲;二是整個果穗結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亂分布;三是禿尖,即果穗頂部籽粒細小,呈白色或黃白色,嚴重的禿尖可占整個果穗的一半以上,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一、玉米禿尖的主要原因:玉米禿尖缺粒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品種、土壤、營養與肥水、氣候、栽培管理、病蟲害發生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1.品種因素:由于不同品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不同,當不良的外界環境條件超過了品種的適應范圍,就易發生禿尖缺粒。 

    2.土壤因素:沙性土壤鹽分較高,低洼易澇,耕作層過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瘠薄的土壤,禿尖缺粒發生較重。 

    3.營養因素:氮磷鉀配合不當,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應不足,尤其是玉米開花灌漿期缺水脫肥,影響有機質的制造與運轉,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縮短,致使玉米禿尖缺粒。 

    4.氣候因素:玉米生育中期連續干旱,造成多次卷葉,或開花時遇高溫干燥天氣,土壤水分供應不足,影響了玉米雌雄穗的發育;或玉米散粉時陰雨連綿,影響了正常的開花授粉;或授粉時天氣無風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禿尖缺粒。 

    5.管理因素:管理粗放,或種植密度過大,致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有機質合成減少,影響了玉米雌雄穗的發育,造成禿尖缺粒。 

    6.病蟲害因素:玉米各種病害的發生,都可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發育,致使玉米生長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蟲在玉米抽雄時開始大量發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開花授粉,造成禿尖缺粒。 

    二、防止措施 

    1.農業措施: 

    (1)種植優良的品種: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及栽培條件,選擇和種植抗病、抗蟲性和適應性強的品種。 

    (2)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提倡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深耕、中耕技術,以改善土壤結構狀況,促進玉米的生長發育,增強其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用肥水:增施有機肥,氮、磷、鉀合理配比,尤其是防止田間缺少磷肥與硼肥;在水分供應上,要防止旱害和澇害,玉米拔節后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促進雌雄穗的發育。 

    (4)加強管理:合理密植。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滿足中上部葉片對光的要求,促進雌雄穗的發育;加強中耕除草、培土技術,尤其是拔節后培土,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發育;采用寬窄行種植技術,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人工輔助授粉技術。 

    2.防治病蟲害 

    (1)對各種葉斑病的防治 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當玉米葉斑病發生后,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對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葉末期,可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捏心;或玉米蚜發生后,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50%的久效磷乳油800倍液、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