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樹葉能防治魚病,取材容易,效果好,經濟實惠。
樟樹葉 1/15hm2(一畝)水面用樟葉15kg搗爛,連渣帶汁全池潑灑,能防治魚虱病。
松樹葉 每50kg吃食魚用松樹葉0.5kg,搗碎,加食鹽50g,拌和青飼料喂魚,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每1/15hm2魚池用新鮮馬尾松葉20kg,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漿25kg,全池潑灑,每天一次,連續2-3,可殺滅青泥苔。
柳樹葉 每1/15hm2水面用鮮柳樹枝葉10-15kg,扎成小捆堆在進水口食臺附近,樹葉爛了再更換一次,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
苦楝樹葉 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1m),用苦楝樹葉30gk煮水全池潑灑,能治療鰓隱鞭蟲病和車輪蟲病;每1/15hm2水面用苦楝樹葉15-20kg漚水,每7-10d換一次,有抑制車輪蟲繁殖的作用;每1/15hm2水面用苦楝樹5kg扎成捆,投入池塘,每隔兩天翻動一次,可治療草魚爛鰓、腸炎和赤皮、錨頭蚤并發癥。
楓楊樹葉 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0.8m)用楓楊樹葉15kg浸泡于餌料臺下,預防車輪蟲病;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1-1.5m)用楓楊樹葉和楓香樹葉各20kg,扎成5-10捆,分別投入塘中,用石頭壓沉水底,每隔3天翻動一次,可防治草魚赤皮病;每萬尾魚種,用楓楊樹葉250-500克研成粉末,用熱水浸泡過夜,再與餌料混合,連用5天,接著用0.7mg/L硫酸銅全池潑灑,連用2天,治療出血病。
桑樹葉每1/15hm2水面用桑樹葉5kg,苦楝樹根6kg,豆餅11kg,草蒲12.5kg,研碎混合,全池潑灑,治療錨頭鳋病。
樟樹葉 1/15hm2(一畝)水面用樟葉15kg搗爛,連渣帶汁全池潑灑,能防治魚虱病。
松樹葉 每50kg吃食魚用松樹葉0.5kg,搗碎,加食鹽50g,拌和青飼料喂魚,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每1/15hm2魚池用新鮮馬尾松葉20kg,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漿25kg,全池潑灑,每天一次,連續2-3,可殺滅青泥苔。
柳樹葉 每1/15hm2水面用鮮柳樹枝葉10-15kg,扎成小捆堆在進水口食臺附近,樹葉爛了再更換一次,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
苦楝樹葉 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1m),用苦楝樹葉30gk煮水全池潑灑,能治療鰓隱鞭蟲病和車輪蟲病;每1/15hm2水面用苦楝樹葉15-20kg漚水,每7-10d換一次,有抑制車輪蟲繁殖的作用;每1/15hm2水面用苦楝樹5kg扎成捆,投入池塘,每隔兩天翻動一次,可治療草魚爛鰓、腸炎和赤皮、錨頭蚤并發癥。
楓楊樹葉 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0.8m)用楓楊樹葉15kg浸泡于餌料臺下,預防車輪蟲病;每1/15hm2水面(平均水深1-1.5m)用楓楊樹葉和楓香樹葉各20kg,扎成5-10捆,分別投入塘中,用石頭壓沉水底,每隔3天翻動一次,可防治草魚赤皮病;每萬尾魚種,用楓楊樹葉250-500克研成粉末,用熱水浸泡過夜,再與餌料混合,連用5天,接著用0.7mg/L硫酸銅全池潑灑,連用2天,治療出血病。
桑樹葉每1/15hm2水面用桑樹葉5kg,苦楝樹根6kg,豆餅11kg,草蒲12.5kg,研碎混合,全池潑灑,治療錨頭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