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魚類粘孢子蟲病的危害及防治

   日期:2015-12-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粘孢子蟲病,是近幾年發病率極高的魚病,尤其是經過多年混養蝦蟹的塘,為避免傷害甲殼類的蝦蟹,禁用殺蟲類藥物,而導致魚類粘孢子蟲病大發生,對養殖生產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危害魚類的粘孢子蟲種屬很多,蟲體較微小,在發育過程中都產生孢子。且粘孢子蟲寄生非常廣泛,幾乎對每種魚各種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條魚的同一器官內有數種粘孢子蟲寄生。下面介紹常見的粘孢子蟲引起的魚病癥狀及危害情況: 

    1、粘孢子蟲引起的皮膚病:病原為鯽磺孢蟲。寄生在皮下肌肉,病魚頭部后上端形成瘤狀囊腫,逐漸擴大使肌肉腐爛,魚體暗黑,消瘦,最后死亡。 

    2、粘孢子蟲引起的鰓病:病原為球孢蟲,異形磺孢蟲等。在鰱、鳙、鯉、鯽等由魚苗至成魚皆可感染。病魚鰓上有許多灰白色的點狀或瘤狀胞囊,呼吸困難,生長發育受阻,引起大批死亡。 

    3、粘孢子蟲引起的腸道病:病原主要有草魚餅形磺泡蟲、鰱粘體蟲、對稱磺泡蟲等。其營養體在腸粘膜組織內形成胞囊,有的種類不但侵襲粘膜,形成胞囊,還能穿過腸壁,在腸外形成胞囊。堵塞腸道并破壞組織細胞,妨礙攝食、消化吸收而消瘦致死。 

    4、粘孢子蟲引起的鰱、鳙魚瘋狂病:病原是鰱磺泡蟲,侵襲魚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引起。病魚極為消瘦,體色灰白無光澤,腦腔可見白色點狀胞囊。尾部上翹,狂游亂竄,抽搐打轉,失去平衡,時而沉入水底,時而躺在水面,不久死亡。 

    另外,粘袍子蟲常侵襲病魚的肝、腎、脾、心臟、生殖腺、膀胱、膘、肌肉以及脂肪等組織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變。 

    對粘孢子蟲病重的預防。 

    首先是選擇未被粘孢子蟲感染的魚種放養。其次是對池塘進行清淤,用生石灰、敵百蟲等藥物嚴格消毒,并對魚種用藥物浸洗。 

    常用藥物:0.1%濃度的晶體敵百蟲浸洗10分鐘;或10ppm高錳酸鉀浸洗15分鐘。第三是用藥物治療,控制暴發。常用藥物:0.2ppm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 或80%敵敵畏10ppm浸泡來糠或鼓皮投喂,連續3天,并潑灑0.3ppm敵百蟲;每1萬尾魚種或0kg吃食魚用硫磺粉75g拌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續8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