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羊肚菌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8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稀有食用菌,屬高級營養滋補品,    
      
  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的功能。主治精腎虧損、陽痿、性欲冷淡,對頭暈、失眠、腸胃炎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有治療作用。羊肚菌過去只靠野生,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 栽培料配方:    
      
  ①農作物秸粉74.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②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③棉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以上三種,任選一種均可。料水比為1:1.3,拌好料后堆積發酵20天,含水量為60%。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與袋裝料500-600克,然后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滅菌后即可接入菌種。采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后5-6天,讓其充分長足,即可進行栽培。    
      
  (二) 室內脫袋栽培    
      
  菇房消毒后即可進行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后再鋪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菌袋40個。排完菌棒后輕噴水1次即可覆土3-5厘米,覆土后表面再蓋2厘米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后可長出子實體。一般南方地區3月10日至4月20日之間出菇最佳。此時空氣濕度為85%-90%。羊肚菌出土后7-10天就能生長成熟,一般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就可采收。    
      
  (三) 室外脫袋栽培    
      
  選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米,深15-20厘米,長度不限。整好畦后噴或輕澆水一次,并用10%石灰水殺滅畦內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出菇管理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不可鋪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四) 病蟲害防治    
      
  菌絲生長與子實體生長都會發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后期發生蟲害,在沒出子實體之前可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殺滅害蟲與雜菌。    
      
  (五) 加工    
      
  羊肚菌主要曬干或烘干。在進行干燥時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可用烤煙房烘干或在陽光下曬干,不能用柴火煙熏,以免影響質量。分等級在塑料袋內防潮保存。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