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tuberculosis)副結核病也稱副結核性腸炎,是以消瘦、腹瀉為特征的慢性傳染病,其病原、癥狀、病理變化、診斷和防治等均和牛的副結核病相似。
副結核分支桿菌為革蘭氏陽性小桿菌,具抗酸染色的特性。
本病由于潛伏期較長,故癥狀多出現在1歲以上的綿羊或山羊。舍飼羊較多發生。病羊慢慢消瘦,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但有的僅排出軟便。食欲通常存在。有間歇熱,但易被忽視。病至后期因體弱可繼發肺炎等病。血液檢查時,血紅蛋白降低,血鈣與血鎂水平可分別降至正常值10.7nlg/dl與2.6mg/dl以下。病程1個月以上或數月,多因極度衰竭而死亡。剖檢時,除貧血、消瘦外,病變局限于消化道。回腸、盲腸與結腸黏膜局部性或彌漫性增厚,可能形成皺襞,但多無典型腦回樣外觀,主要表現為黏膜表面粗糙不平或呈不明顯的結節狀。漿膜面可見灰白色細條狀淋巴管。腸系膜淋巴結增大,呈髓樣變,或在切面上尤其皮質部有灰白色病變區。組織上腸固有層含有多少不等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病變嚴重時,上述細胞也見于黏膜下層。受害的腸系膜淋巴結(尤其皮質部)有巨噬細胞或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增生??顾崛旧珪r,腸和淋巴結的巨噬細胞、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里可顯示許多紅色副結核分支桿菌。病原菌和特異病變的查明是本病確診的依據。動物生前可進行副結核菌素皮內試驗,或靜脈注射以觀察有無體溫升高反應。
副結核分支桿菌為革蘭氏陽性小桿菌,具抗酸染色的特性。
本病由于潛伏期較長,故癥狀多出現在1歲以上的綿羊或山羊。舍飼羊較多發生。病羊慢慢消瘦,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但有的僅排出軟便。食欲通常存在。有間歇熱,但易被忽視。病至后期因體弱可繼發肺炎等病。血液檢查時,血紅蛋白降低,血鈣與血鎂水平可分別降至正常值10.7nlg/dl與2.6mg/dl以下。病程1個月以上或數月,多因極度衰竭而死亡。剖檢時,除貧血、消瘦外,病變局限于消化道。回腸、盲腸與結腸黏膜局部性或彌漫性增厚,可能形成皺襞,但多無典型腦回樣外觀,主要表現為黏膜表面粗糙不平或呈不明顯的結節狀。漿膜面可見灰白色細條狀淋巴管。腸系膜淋巴結增大,呈髓樣變,或在切面上尤其皮質部有灰白色病變區。組織上腸固有層含有多少不等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病變嚴重時,上述細胞也見于黏膜下層。受害的腸系膜淋巴結(尤其皮質部)有巨噬細胞或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增生??顾崛旧珪r,腸和淋巴結的巨噬細胞、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里可顯示許多紅色副結核分支桿菌。病原菌和特異病變的查明是本病確診的依據。動物生前可進行副結核菌素皮內試驗,或靜脈注射以觀察有無體溫升高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