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每年都脫殼一至二次,脫一次殼長大一次,脫殼時邊脫邊吃,脫完吃光。所以人們只知有蟾衣而很難采集到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清明以后,蟾蜍陸續上岸覓食繁殖,芒種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因為從上岸到芒種,已基本完成了繁殖、休整、補食期,氣溫已達到25℃以上,蚯蚓昆蟲已大量繁殖,食源廣泛,蟾體健壯,應立即著手準備采集蟾衣的具體工作。
1、在室內用玻璃圍成長2.5米、寬1.5米、高5米的脫衣池3-5個,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設有下水道,以便于沖洗,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設備,用于夜間操作照明。
2、將養殖池內一百克以上、四肢齊全、腹背無傷痕的蟾蜍放入脫衣池內,用清水沖洗其身上的泥土灰塵,水分干后噴純中藥制劑“脫衣素”。一般噴脫衣素后一百小時即四天后開始脫皮。
3、脫衣前要時刻觀察它們的各種癥狀,一般要脫衣時表現有離群、單獨停留、反應遲鈍、外表變濕發亮等,出現這些癥狀的十分鐘左右即開始脫衣。
4、蟾蜍脫衣時,一般先從背上開始,其后是頭、后腿、腹部、前腿。當它脫完三條腿時,就是其它部位都已脫完,還有一條前腿時,立即用手把它抓起來,輕輕將剩余部分拉下,并將其口扒開,將已吃進但還沒有來得及咽下的部分一起輕輕拿出即是一個完整的蟾衣。
5、剛脫下的衣有粘液,應立即用清水輕輕漂洗干凈,然后用不銹鋼鑷子把蟾衣放在事先準備好的25公分長、12公分寬的玻璃上輕輕拉開成標本模樣,拉標本時用力要輕,不要拉破或拉不開,否則影響商品質量。標本制好后,放在室內晾干,或放入紅外線消毒柜中烘干,一般有九成干即為成品,經包裝密封保存或出售。
6、脫過衣的蟾蜍在另一個池內放兩個小時,待身上干后刮取蟾酥或放回養殖池內。如食料充足,飼養得法,到秋天或冬眠前可再取其衣,但已脫衣的短期內不能再取衣,因不足四個月再脫的衣很薄,藥用價值大,而且很難整理成型,沒有商品價值。
1、在室內用玻璃圍成長2.5米、寬1.5米、高5米的脫衣池3-5個,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設有下水道,以便于沖洗,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設備,用于夜間操作照明。
2、將養殖池內一百克以上、四肢齊全、腹背無傷痕的蟾蜍放入脫衣池內,用清水沖洗其身上的泥土灰塵,水分干后噴純中藥制劑“脫衣素”。一般噴脫衣素后一百小時即四天后開始脫皮。
3、脫衣前要時刻觀察它們的各種癥狀,一般要脫衣時表現有離群、單獨停留、反應遲鈍、外表變濕發亮等,出現這些癥狀的十分鐘左右即開始脫衣。
4、蟾蜍脫衣時,一般先從背上開始,其后是頭、后腿、腹部、前腿。當它脫完三條腿時,就是其它部位都已脫完,還有一條前腿時,立即用手把它抓起來,輕輕將剩余部分拉下,并將其口扒開,將已吃進但還沒有來得及咽下的部分一起輕輕拿出即是一個完整的蟾衣。
5、剛脫下的衣有粘液,應立即用清水輕輕漂洗干凈,然后用不銹鋼鑷子把蟾衣放在事先準備好的25公分長、12公分寬的玻璃上輕輕拉開成標本模樣,拉標本時用力要輕,不要拉破或拉不開,否則影響商品質量。標本制好后,放在室內晾干,或放入紅外線消毒柜中烘干,一般有九成干即為成品,經包裝密封保存或出售。
6、脫過衣的蟾蜍在另一個池內放兩個小時,待身上干后刮取蟾酥或放回養殖池內。如食料充足,飼養得法,到秋天或冬眠前可再取其衣,但已脫衣的短期內不能再取衣,因不足四個月再脫的衣很薄,藥用價值大,而且很難整理成型,沒有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