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人工養蟾蜍

   日期:2015-12-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2    
  蟾蜍即俗稱癩蛤膜,屬兩棲綱,蟾蜍科,是變溫動物,分布于我國各地。蟾蜍有兩大藥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蜍,二是蟾衣,都是極其珍貴的中藥材,當代本草綱目《中華本草》及《中華醫藥全典》中均有闡述。蟾蜍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漿液;蟾衣是蟾蜍角質層表皮。前者可利用鑷子等硬物件從蟾蜍體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蛻殼下來獲得。  

  近幾年,由于生態環境改變及人們濫捕原因,引起蟾蜍資源日益枯竭,因此蟾酥蟾衣售價日見上揚,藥市上干燥蟾酥每公斤已達1600―1800元,干蟾衣每公斤升至16000元左右。并且還有逐年上升之勢。所以人工養殖蟾蜍有廣闊前景。  

  蟾蜍的生活習性  

  蟾蜍的生活習性是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變化,主要有“七大”特點;一是抱團性,初春、深秋“抱團”于水中嬉戲;夏季“散團”活動找餌料,水陸到處都有其活動;冬初開始長期“抱團”冬眠至初春。二是怕光、喜暗、喜濕;三是白天潛伏于泥土、磚石下及草叢中歇息;四是于夜晚頻繁活動,用與身體等長的舌頭飛速卷食蟲類為食;五是最愛于水底淤泥中冬眠,從來不怕缺氧;六是生命力頑強,不怕壓和摔,抗逆力在兩棲類動物中座頭把交椅,且不易患病;七是最怕蛇類侵襲。因此,只要掌握其習性,人工養殖很容易成功。  

  人工飼養管理  

  1、建場。在水源充足之地均可建飼養場。場地大小可根據需要來選擇。飼養場四周建圍墻,墻高0.8米即可,因蟾蜍跳躍能力差,一般不易逃走。墻基入地下0.4米,墻內以光滑為妥,墻角做成圓形,以防蟾蜍挖洞或攀爬逃逸。  

  2、建池。場內最少要有三個水池,水池總面積占整個場面積的30%左右,分成產卵池、孵化池、飼養池。產卵地和孵化池水深不少于30―40厘米,飼養池不少于50厘米。留下70%面積建旱池,種上草木或用磚石搭架些洞穴,供蟾蜍活動及棲息。為了預防蛇類進入養蟾場傷害蟾蜍,墻四周張上捕蛇網,可把入侵之蛇一網打盡。  

  3、繁殖。蟾蜍是卵生動物,每年春季當水溫在10℃左右時,蟾蜍即活躍起來,讓成蟾蜍在產卵池中抱對交配產卵,每平方米內放成蟾蜍6只。每只雌蟾蜍可產卵3000―8000粒卵,黑色的卵雙行排列在管狀的膠質透明胞衣狀卵帶內,卵帶纏繞于池中水草上而離去。為了提高受精率,雌雄比率3:1為宜,受精率可達到905以上。當水溫10℃―24℃時,經3―6天即可自然孵出小蝌蚪。當雌蟾蜍產完卵后,把卵及時撈入孵化池內自然孵化,以免后來產卵蟾把卵攪亂沉入水底。產卵池、孵化池中要事先清除家雜魚類,以免吃掉卵及蝌蚪。  

  4、飼料。蝌蚪的飼料主要是水中的浮游植物。用家畜肥投入池中,培養浮游生物,供蝌蚪自由攝食,蝌蚪在水中經2個月左右,逐漸變態成幼蟾蜍,從不中轉到陸地生活,主要食螞蟻、蝗蟲、螻蛄、蚊子、無毛幼蟲、蚯蚓及其它昆蟲。深秋時轉入水中冬眠。當翌年春季冬眠結束后,食量增加,并能吃大一些的甲殼蟲類、飛蛾等。第三年長至成蟾,體重可達75克以上。因此,人工養蟾時可在池子及陸地上點燈誘蟲,也可養蚯蚓、黃粉蟲、蛆蟲及堆肥育蟲等多種途徑解決飼料問題,也是人工養蟾蜍的成功與否的關鍵措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