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玫瑰栽培與加工技術

   日期:2015-12-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1    
    一、玫瑰的生態特征 

    1.光照 

    玫瑰是喜光植物,在冷涼及風大處生長不良。在全光條件下才能生長良好,如栽植在背陰處或套種在高稈農作物當中則生長很差,所以玫瑰建園第1年在行間只能套種矮稈作物。 

    2.溫度 

    在-30℃的天氣能露地越冬,春天在地溫2℃以上時,地下根系開始生長,到8℃時,芽體萌動,12℃時展放新葉,18℃時花蕾出現,20℃時花朵初放。玫瑰花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初夏常表現為生長發育旺盛,繁花濃香;當夏季炎暑,氣溫達到30℃以上時,生長減弱或暫停。 

    3.水分 

    玫瑰耐旱,忌澇,在土壤水分過多時,根系不能正常進行呼吸,往往引起地下爛根,地上枯枝。 

    4.土壤 

    玫瑰對土壤要求不很嚴,但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層厚度60厘米以上,疏松肥沃,比較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土。 

    二、玫瑰的無性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秋季落葉后春季發芽前的休眠期,把玫瑰叢掘起分割成具有1、2個萌條和2、3條根的若干小株,分別定植在玫瑰栽培地,使其成為獨立的株植。為了保留部分母體,分株時可不掘起株叢,而在株叢旁邊劈下一部分進行少量繁殖。 

    2.壓條繁殖 

    ①水平壓條法 玫瑰休眠期或生長期,在母株旁邊壓條部位開一條寬、深各10厘米左右的溝,把1~2年生充實健壯的枝條彎曲下去全部壓入溝中,只露出枝梢,或把枝條的一部分壓入溝中,埋土踏實。埋土厚度以8~10厘米為宜,并均勻撒上一把磷肥或廄肥。當抽出的新梢長出4個葉片時,在第4個葉片下部剪去梢部;當苗根生長較好時,即可于基部剪斷壓條,使其脫離母體成為獨立的植株。 

    ②劈枝壓條法 基本與水平壓條法一樣,劈枝壓條是把要壓入土的枝條劈割成兩半分別壓入土中,發芽生根后,分段栽植。 

    ③推土壓條法 栽植玫瑰后,當年生長出幾個枝條時,在根際部位堆上厚10~20厘米的松土,待枝條理土部位生根后,再切斷分栽。不論那一種壓條,都須保持土壤濕潤,否則很難生根。 

    3.扦插繁殖 

    ①根插法 在休眠期移植玫瑰時,把修剪下來直徑0.5厘米以上的根,剪成長3~6厘米的根段,小頭向下插入繁殖苗床,覆土2~3厘米,上蓋草簾或厚5厘米左右的麥草,待抽芽生根后移植。 

    ②枝插法 又分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兩種。剪取玫瑰嫩枝梢12厘米左右,梢端保留兩個葉片,以下的葉連柄剪除,扦插在經過土壤消毒的扦插床里。用塑料小拱棚蓋嚴,并搭草簾遮陰。每天于拱棚內噴霧1~2次,7天后的插穗要及時移植在繁殖苗床,遮陰并灑水。經過10天左右移至露地生長。嫩枝扦插以8月中、下旬成活率最高。硬枝扦插一般用二年生以上的玫瑰枝條,每截長15~20厘米為一插穗,于秋季落葉后地凍前,或春季解凍后,斜插或接插扦插在繁殖苗床里,扦插深度以地表以上露出1~2個芽為宜,插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4.埋條法 

    在經過深耕施基肥的繁殖地里,每隔0.5米挖開寬0.8米、深0.2米的埋條溝,然后將從老玫瑰株叢上砍取的老枝條,不經修剪,首尾相接地平鋪在溝底,于條上覆土厚8~10厘米,踏實、澆水,蓋草3厘米左右。第2年秋末即可挖取苗木,進行定植。 

    5.嫁接法 

    嫁接玫瑰通常用薔薇作砧木,無論進行芽接、枝接或根接,都能獲得較高的成活率,自扦插薔薇培養砧木到嫁接成苗,一般兩年就能出圃。 

    三、玫瑰栽培管理 

    1.選地 

    河谷、盆地、山坳和背風向陽的山坡下部等地,都適宜玫瑰生長。 

    2.整地 

    栽培地的翻耕深度應達到50厘米,才能使玫瑰根深葉茂,開花繁多。在建立玫瑰園時,于夏季深翻一次。秋季淺翻一次,秋末或翌年春季栽植比較合適。如果零星栽植,亦應在夏季進行深、寬各50厘米的穴狀整地,使土壤曝曬和充分熟化。 

    3.育苗 

    玫瑰苗的出圃標準是:根際部位苗莖0.5厘米以上,有長10厘米以上的根2~3條和2~3個長12厘米以上的分枝。修剪苗木上患有病蟲害的部位、受損傷的及過于長大的根;燒毀有病蟲感染或菌、卵塊的苗木;剪除枝莖過高部位及不充實的枝梢。從外地購進玫瑰苗,通常采用石灰硫磺合劑(4~5℃,浸根10~20分鐘,浸后用清水沖洗)、波爾多液(濃度1∶1∶100,浸10~20分鐘,浸后沖洗)等消毒。 

    4.定植 

    栽植玫瑰的最佳時間是秋季玫瑰開始落葉后。中等肥力土地上的栽植密度一般是:成片栽植的株距為1.5米,行距2.8米,每667平方米150株;零星的單行栽植,株距為1.5~2米。肥力高,生長旺,株型高大,栽植密度宜小,株行以2×2.8米,每667平方米120株為宜;肥力低,生長弱,植株矮小,株行距以1.5×2.5米,每667平方米180株為宜。栽植深度與苗木在苗圃地的深度相似或略淺2~3厘米為宜。一般沙質土宜深栽,粘質土要淺栽;干旱地宜深栽,低濕地要淺栽;風多處宜深栽,風少處可淺栽。 

    5.定植后的管理 

    土壤管理:栽后第1水須澆透,待水滲下后封土,使之成高15厘米左右的土丘。 

    苗體管理:定植前未修剪的,可適當修剪。冬、春經常干旱多風,定植后距地表20~30厘米處剪除苗干。及時檢查成活率,當年或次年用同齡苗木及時補植,以保全苗。 

    培土:春季解凍后萌蘗前或秋季落葉后,在植株周圍培厚10厘米左右的新土。 

    施肥:我團土壤缺氮磷,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氮肥、10千克磷肥、1500千克普通圈肥。定植后,每隔3~4年,于春、秋季節結合淺耕再施1次與上次數量基本相同的磷、土肥。在每年開花前后,各施1次速效鉀肥,施用總量為氮肥5千克、鉀肥3.5千克左右(氮、磷、鉀肥施用量均按有效成分計算)。解凍后施入油渣,每667平方米75~100千克。 

    灌溉和松土:在年降水量不足五百毫米的地區栽培玫瑰必須灌溉。入冬后、開花前孕蕾期和開花前后必須各灌1次水。如遇春旱或伏旱,臨近開花時和“三伏”前后仍須各灌1次水。每次灌水都要灌足、澆透,及時松土除草保墑。 

    修剪和更新:玫瑰修剪目前主要是剪掉枯枝、老枝、病蟲枝、纖弱枝、駢枝、鋪地枝,剪短徒長枝和疏剪部分過密枝條與萌蘗條。更新一般在定植后10年左右進行,常用的方法有全株更新和老枝更新兩種,前者是把衰老的植株貼地面將全部枝條砍除;后者只砍掉株叢中衰老的枝條,其余枝條保留,待衰老時再砍。更新時間以開花后為好。 

    玫瑰常有蚜蟲發生,噴灑樂果40%乳油劑2000倍液,或滴滴涕35%乳油劑8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玫瑰花叢展瓣到落瓣歷時3~4天。每天早晨花半開放時采摘含油量最高,收花后及時加工出油率高。 

    四、玫瑰加工種類 

    玫瑰花含有左旋香茅醇、苯乙醇、香草醇、香葉醇、橙花醇、乙酸香葉醇和脂類、β-蒎烯等三百多種化學成分,是名貴的天然香料。 

    1.玫瑰精油 

    采用蒸氣蒸餾方法從玫瑰花中制取的天然產品,是我國目前提取數量較多的一種。玫瑰精油香氣比玫瑰浸膏飄逸而濃郁,但含香料成份不夠完全。 

    2.玫瑰浸膏 

    用鮮玫瑰花,經有機溶劑萃取制成的一種油膏狀的產品,稱之為玫瑰浸膏。玫瑰浸膏最接近天然玫瑰鮮花香氣。 

    3.玫瑰凈油 

    以玫瑰浸膏為原料,經醇處理而得,其香氣與新鮮的玫瑰花相似,而價格卻較玫瑰精油低。 

    4.玫瑰露酒 

    是以純高粱酒、新鮮玫瑰花的冰糖為原料,精心釀制而成。酒精度40%、糖度20%,酒液清潔透明,玫瑰香濃郁,醇甜柔和,適量飲用有補氣活血、平肝養胃之功能。 

    5.玫瑰糖醬 

    按0.5千克鮮花瓣1千克白糖或紅糖1∶2的比例,揉搓至有糖水滴出為止,然后拌勻放入缸或其他容器中,置于露天下曝曬,使其發酵,并經常攪拌,不能淋雨,經數月即成玫瑰糖醬,用于制作各種玫瑰糖和點心等。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