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和寄主植物 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四川、廣東等省均有分布。為害蠶豆,還能為害香豌豆、苕子、三葉草、春翹搖等豆科植物。
癥狀
花葉型:被害植株矮小,葉片皺縮卷曲肥源,葉肉部發黃綠相間,呈花葉狀斑駁。發病輕的植株與健株大小一樣,但頂端心葉有些卷縮變黃;發病重的比健株顯著矮小,不開花結莢。黃化型:植株矮小,葉片黃而薄,莖直立,但并不萎蔫,后期極易脫落。
發病規律
蠶豆花葉病由苜蓿蚜(豆蚜)傳染,有明顯的發病中心。未經選種,播期過早,蚜蟲發生多,土壤干旱均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從無病田留種,選擇健康飽滿無病種子播種。(2)適時播種。(3)及時噴藥治蚜,可用40%樂果乳劑2000倍噴霧。(4)在蠶豆植株“下麻葉、中結莢、上開花”時,進行摘心,可減輕此病為害。
癥狀
花葉型:被害植株矮小,葉片皺縮卷曲肥源,葉肉部發黃綠相間,呈花葉狀斑駁。發病輕的植株與健株大小一樣,但頂端心葉有些卷縮變黃;發病重的比健株顯著矮小,不開花結莢。黃化型:植株矮小,葉片黃而薄,莖直立,但并不萎蔫,后期極易脫落。
發病規律
蠶豆花葉病由苜蓿蚜(豆蚜)傳染,有明顯的發病中心。未經選種,播期過早,蚜蟲發生多,土壤干旱均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從無病田留種,選擇健康飽滿無病種子播種。(2)適時播種。(3)及時噴藥治蚜,可用40%樂果乳劑2000倍噴霧。(4)在蠶豆植株“下麻葉、中結莢、上開花”時,進行摘心,可減輕此病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