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尼羅羅非魚海水養殖技術探討

   日期:2015-12-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近年來,國際市場上傳統的魚片如狹鱈、青魚、鰈魚等供應不足,而羅非魚以其無肌間刺、易于繁養殖、適宜加工等特點成為首選替代產品,為國際市場上最活躍的水產品貿易對象。尼羅羅非魚從1978年引進我國,在很多地方開展了尼羅羅非魚海水養殖試驗,其生長迅速,個體肥大,肉質完全可與海水鯛媲美,產量也較高,但時至今日海水養殖羅非魚尚不成規模。為了促進尼羅羅非魚海水養殖的發展,筆者將我所曾進行的尼羅羅非魚海水養成情況做一工作小結,向大家匯報。 

    一、養成設施 

    1.池塘 每個面積3畝,水深1.0m~3.0m,多為閑置的、用于海水育苗的海邊蓄水池塘,形狀不規則,漲潮時由水泵提水注入池塘,池底設置有排水攔網的排水閥門。池塘雖然使用多年,但從未進行海水養殖。 

    2.池塘消毒 將池水排干,曝曬3天,每個池塘用6kg漂白粉兌水溶解后全池潑灑。3天后打開排水閥門進水,使用小水泵將池塘沖洗2次,并將含有藥物殘渣的池水放掉。放苗前15天,池塘進水30cm,肥水以繁殖基礎餌料生物。 

    3.施肥 池塘進水以后,根據水質情況,每隔7天~20天施肥1次,肥料品種為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比例為1∶0.5)。養殖期間, 保持池水透明度為25cm~35cm,水色呈茶褐色或淺褐色。 

    二、苗種放養 

    1.苗種規格 平均為體長3.7cm的尼羅羅非魚夏花。 

    2.苗種運輸時間 5月20日,池塘水溫17℃。 

    3.運輸方法 在晚間,規格為1.5m×1.5m×0.8m的活水運輸箱可以運輸夏花12000尾,運輸時間1.2小時。 

    4.鹽度調節將苗種放入有鹽度為3‰的育苗水泥池的池水中,充氧,不投喂,穩定2天;隨后以每天4‰的幅度提升池水鹽度,至池水鹽度為27‰。鹽度調節期間,可以適當投喂一些經過浸泡的豆餅。 

    5.下塘時間 5月28日,水溫18℃,池水透明度25cm,水色呈茶褐色。 

    6.下塘方法將水泥池的水位降至50cm,利用集苗箱通過下水道放水接苗,邊放水邊用小魚抄將集苗箱內的魚苗撈進小桶,運往池塘,所有操作要求輕、穩、快。 

    三、養殖管理 

    1.加水或換水 保持池水的鮮、嫩、活、爽是養殖尼羅羅非魚的關鍵。正常情況下,池塘每天加水10cm~15cm;池水加滿以后,每天換水10cm~30cm。池塘加水或換水應盡量選擇在上半夜或上午進行。 

    2.投喂 從6月開始,每天根據尼羅羅非魚的攝食情況定時(16∶00)、定點(6個飼料投喂點)在池邊交替投喂豆餅(經過1天浸泡)、小麥等,投喂量以次日早晨觀察飼料臺內無殘餌為準。 

    3.巡塘 每天巡塘2次,黎明時觀察魚體有無浮頭以及攝食情況,黃昏時觀察魚體有無浮頭征兆。高溫季節,應加強巡塘,防止泛塘,并適時加注新水。 

    四、養殖結果 

    1.收獲 11月5日放水捕魚。 

    2.結果 經過161天的養成,尼羅羅非魚養殖成活率為87%,共計收獲尼羅羅非魚2212kg,成魚規格為體重196g~222g,平均規格為體重210g,平均畝產730kg。 

    五、分析與討論 

    1.增氧雖然尼羅羅非魚耐低溶解氧的能力較強,但是在高溶解氧含量的情況下,尼羅羅非魚的生長速度快。尤其是高產池塘,為了提高魚體生長速度,防止池塘養殖密度過高而引起浮頭和泛塘,最好在池塘里設置增氧設備,或者使用其它方法進行增氧。 

    2.輪捕輪放 當尼羅羅非魚生長達到一定規格后,養殖水體中放養的魚類達到一定的放養密度,魚體生長速度必將受到影響,因此,捕大留小,必要時根據池內魚體放養密度變化而補充一些魚種,既能提高單位水體的魚產量,又能滿足不同季節的市場需要。 

    3.養殖方式尼羅羅非魚和其它魚種混養,只要搭配合理就能夠全面利用池塘內各層次的水體,并有效利用池水中各種不同的天然餌料生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如與一定比例的中國對蝦、梭魚等進行混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