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板栗適宜條件

   日期:2015-11-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1    
  (1) 溫 度  
  
  板栗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很廣。北起吉林的集安(年均溫-3~7℃),南到海南島(年均溫19~25℃),均有板栗分布。吳耕民指出:板栗能忍受-30℃的低溫,延安、沈陽、左權等地的引種試驗證實了這一點。山西省左權縣最低溫度-33℃,生長在背風向陽地方的板栗能安全越冬,生長、結果良好。 

  據河北省板栗產區遵北、遷西、邢臺等8處10~20年觀測,年均溫由興隆縣的7.5℃到邢臺縣的12.9℃;4~10月生長季平均氣溫變幅為16.2~21.0℃,積溫幅度為1327.6~2383.0℃(表4)。 

  板栗開花期要求17~25℃的較高氣溫,低于15℃或高于27℃,均將影響授粉受精和坐果。8~9月間果實增大期需要20℃以上的平均氣溫,促使堅果速長。如此期氣溫低,則堅果小,成熟晚。 

  北方栗較耐寒,南方栗較耐熱。根據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板栗產區的氣溫概況,一般認為:年平均濕度為10~17℃、生長期(4~10月)平均氣溫在16~21℃、冬季氣溫不低于-25℃的地方適于栗樹栽培。   
  
  (2) 水 分   
  
  華北栗產區常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毫米,南方栗產區則多在1000~1500毫米甚至2000毫米。北方板栗品種較耐旱,而南方品種多能抗濕。 

  板栗在堅果發育中期的8月中下旬,要有充足的雨量,堅果才能充分長大?;ㄆ诙嘤陝t會影響授粉、受精和坐果,造成減產。板栗適宜的土壤含水量以30%~40%為宜;超過60%,易發生爛根現象;低于12%,樹體衰弱;至9%時,樹即枯死。因此,栽培上應注意灌溉與排水。  
  
 ?。?) 光 照   
  
  板栗為喜光樹種。如在平地發展粟樹,必須考慮定植密度、行向、樹型等因素,以適于單株和群體能充分受到光照為宜。如在坡度較大的山地建園,以選擇向南、東南和西南的坡地為宜。北坡、西北坡及陰濕坡地的光照不足,不利于粟樹的生長和結果。 

  板栗開花期間的5~6月內需要充足的光照。據在河北省遵北、興隆和邢臺等地觀測,4~10月生長期各月日照時數以5~6月最多,分別平均為292.2小時和270.5小時;7~8月雨季光照時數量少,分別平均為233.8小時和272.7小時。幾個板栗產區的平均日照時數為250.0小時,都能滿足粟樹生長發育的需要。在栽培中為了改善光照,除選擇適宜的園地外,還應注意適當稀疏樹冠內的枝條。  
   
 ?。?) 土 壤   
  
  由花崗巖、片麻巖等母質生成的土壤,只要理化性狀良好,富含有機質,保肥保水,pH值4.5~7.6之間的沙土以至黏壤土均適于栽培栗樹,但以pH值5.6~6.5的土壤最好。PH值7.6為適應的極限,超過此限,栗樹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山東沿海的鹽堿地,含鹽量超過0.3%,栗樹栽種后逐漸死亡。在微堿性土壤中,栗樹根系生長受到抑制。微酸性至偏酸性土壤適于同栗根共生的菌根繁殖生長,并有利于錳的吸收,而微堿性土壤則相反。據日本的研究,板栗為多錳植物,其葉片含錳量高于其他果樹。   
  
 ?。?) 立 地 條 件   
  
  板栗在平原沙地、低產梯田和荒山坡地均能生長良好。河北省板栗產區多集中在燕山和太行山區的丘陵、嶺地、溝谷、坡地,坡地多在50~150之間。如土層肥厚、坡向適宜,200~300的陡坡也可發展栗樹。 

  寒地發展栗樹,必須慎選地形、地勢和坡向。山西省太行山麓的左權縣上莊村在背風向陽地方育苗,就地栽植,雖該縣年平均氣溫僅7.4℃,最低氣溫-33.9℃,條件嚴峻,亦未遭受凍害。定植后3~4年即開始結果,有的13年生樹株產高達10千克左右。 

  據山東省煙臺林業科學技術站報道,膠東沿海地帶的坡向對栗樹枝、芽的抽干影響極為明顯。枝、芽抽干不能開花結果,影響堅果產量。據劉培烈等在蓬萊小柱村調查,每枝8個芽以上的抽干,北坡高達8606%,南坡為28.4%,東坡為2.6%東南坡為0%。實例證明:選擇適宜的地形、地勢和坡向建園,是發展板栗成功的基礎條件。  
   
  (6) 風 和 其 他 返 回   
  
  花期微風有助栗樹傳粉。但栗樹抗風力較弱,且不耐煙害。在化工廠附近,若環境污染,空氣中有氯和氟積累時,栗樹最易受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