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又稱粘玉米、蠟質玉米,是玉米中的、特用玉米,鮮食具有鮮嫩柔軟細膩,清香粘糯微甜、皮薄無渣等特點,已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鮮食玉米的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特別是早春鮮食玉米以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而快速發展,因此我們為了順應發展需要,在試驗示范的基礎上,通過調查研究,整理出此項配套技術。
1 選種育苗
1.1 選用良種 早熟栽培應根據品種本身的適應性和人們食用鮮果穗的習慣,選用品質好、果穗均勻、抗病性強的早中熟雜交種,如滬玉糯2號、滬玉糯3號、蘇玉糯3號、蘇玉糯5號、中糯2號、京科糯2000、皖單5號、皖玉13和南農紫玉糯等優新品種。
1.2 培育乳苗 采用451孔或468孔水稻育秧塑料軟盤育苗,要點是將苗床整細、整平并澆透水,雙排規格擺盤,使盤孔與床土貼實,把用清水浸泡過24小時的玉米種子點播在秧盤內,每孔一粒,播后撒一層過篩細土,補足水分,上覆地膜,待玉米頂土出齊芽后揭去地膜,苗床保持濕潤,盤土發白時噴霧補水,1葉1心時煉苗,2葉時移栽(約16天左右)。
2 整地定植
2.1 作墑蓋膜 種植地應選擇在無污染、適宜玉米生長、有利于天敵繁衍的生態環境中,糯玉米與其他類型玉米空間要有300m的隔離帶、時間要有20天以上的隔離,使其花期不遇。移栽前10~15天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1500kg、45%三元復合肥50kg、尿素15kg、硫酸鋅0.5kg作基肥,整地時每畝再施入15%樂斯本顆粒劑600g防治地下害蟲,開溝作墑寬70cm或170cm、溝寬20~30cm墑畦,覆蓋地膜前每畝用50%廣佳安乳油80ml或都爾合劑120ml對水噴霧進行芽前除草,然后上覆地膜,保證膜四周密封。
2.2 適時定植 苗齡16天左右、2片乳葉等長(尚未斷乳)時移栽,因為玉米次生根的發根與葉齡的同伸關系為第三葉開始逢奇數葉出現發一層次生根,乳苗兩葉齊時移栽,栽下去后第一層次生根伴隨著第三葉長出而生成,成活率達98%以上,所以切忌延長苗齡。移栽時用竹簽戳洞,擺苗撳實澆定根水后用細土封孔,保持膜面清潔,一般定植株距28~30cm,小墑等行栽2行,大墑寬(70cm)窄(35cm)行栽4行,畝栽4000~4500株。
3 田間管理
3.1 偏肥催苗 栽后1周內發現有死苗、蟲傷苗應立即用苗齡相同的幼苗補缺;4葉期偏管小苗,可用1%尿素水澆施,促其快長,使田間苗亦能形成整齊一致,以便降低空稈。
3.2 重施穗肥 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于大喇叭口期稍前追肥,即每畝深施碳銨30~35kg,或尿素10~12kg,或45%三元復合肥20~22kg。
3.3 水分調控 在玉米穗期、抽雄期和花粒期,一旦出現旱情應及時澆灌水,一般以溝灌效果最好;若雨水過多應及時排澇。
4 防治病蟲
4.1 米螟 在心葉期每畝撒施白僵菌顆粒或BT顆粒700g;在大喇叭期每畝噴灑2.5%保得乳油50ml或綠凈50g,也可用25%西維因粉劑按1∶50配成毒土,或3%克百威顆粒1500倍液灌心葉。
4.2 米斑病 每畝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敵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
4.3 其他病蟲 如紋枯病、莖腐病、粘蟲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綜合防治,嚴禁使用巨毒農藥,注意果穗采收前20天停用農藥。
5 適時采收
種植糯玉米的主要目的是銷售鮮穗,作為鮮食春玉米采摘的最佳時期為開花后20~25天,此時果穗花絲已呈黑褐色、籽粒行間無明顯空隙、籽粒胚乳尚處于濃漿狀態,甜度、糯性均較好。采后應及時速凍保鮮或上市銷售。
1 選種育苗
1.1 選用良種 早熟栽培應根據品種本身的適應性和人們食用鮮果穗的習慣,選用品質好、果穗均勻、抗病性強的早中熟雜交種,如滬玉糯2號、滬玉糯3號、蘇玉糯3號、蘇玉糯5號、中糯2號、京科糯2000、皖單5號、皖玉13和南農紫玉糯等優新品種。
1.2 培育乳苗 采用451孔或468孔水稻育秧塑料軟盤育苗,要點是將苗床整細、整平并澆透水,雙排規格擺盤,使盤孔與床土貼實,把用清水浸泡過24小時的玉米種子點播在秧盤內,每孔一粒,播后撒一層過篩細土,補足水分,上覆地膜,待玉米頂土出齊芽后揭去地膜,苗床保持濕潤,盤土發白時噴霧補水,1葉1心時煉苗,2葉時移栽(約16天左右)。
2 整地定植
2.1 作墑蓋膜 種植地應選擇在無污染、適宜玉米生長、有利于天敵繁衍的生態環境中,糯玉米與其他類型玉米空間要有300m的隔離帶、時間要有20天以上的隔離,使其花期不遇。移栽前10~15天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1500kg、45%三元復合肥50kg、尿素15kg、硫酸鋅0.5kg作基肥,整地時每畝再施入15%樂斯本顆粒劑600g防治地下害蟲,開溝作墑寬70cm或170cm、溝寬20~30cm墑畦,覆蓋地膜前每畝用50%廣佳安乳油80ml或都爾合劑120ml對水噴霧進行芽前除草,然后上覆地膜,保證膜四周密封。
2.2 適時定植 苗齡16天左右、2片乳葉等長(尚未斷乳)時移栽,因為玉米次生根的發根與葉齡的同伸關系為第三葉開始逢奇數葉出現發一層次生根,乳苗兩葉齊時移栽,栽下去后第一層次生根伴隨著第三葉長出而生成,成活率達98%以上,所以切忌延長苗齡。移栽時用竹簽戳洞,擺苗撳實澆定根水后用細土封孔,保持膜面清潔,一般定植株距28~30cm,小墑等行栽2行,大墑寬(70cm)窄(35cm)行栽4行,畝栽4000~4500株。
3 田間管理
3.1 偏肥催苗 栽后1周內發現有死苗、蟲傷苗應立即用苗齡相同的幼苗補缺;4葉期偏管小苗,可用1%尿素水澆施,促其快長,使田間苗亦能形成整齊一致,以便降低空稈。
3.2 重施穗肥 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于大喇叭口期稍前追肥,即每畝深施碳銨30~35kg,或尿素10~12kg,或45%三元復合肥20~22kg。
3.3 水分調控 在玉米穗期、抽雄期和花粒期,一旦出現旱情應及時澆灌水,一般以溝灌效果最好;若雨水過多應及時排澇。
4 防治病蟲
4.1 米螟 在心葉期每畝撒施白僵菌顆粒或BT顆粒700g;在大喇叭期每畝噴灑2.5%保得乳油50ml或綠凈50g,也可用25%西維因粉劑按1∶50配成毒土,或3%克百威顆粒1500倍液灌心葉。
4.2 米斑病 每畝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敵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
4.3 其他病蟲 如紋枯病、莖腐病、粘蟲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綜合防治,嚴禁使用巨毒農藥,注意果穗采收前20天停用農藥。
5 適時采收
種植糯玉米的主要目的是銷售鮮穗,作為鮮食春玉米采摘的最佳時期為開花后20~25天,此時果穗花絲已呈黑褐色、籽粒行間無明顯空隙、籽粒胚乳尚處于濃漿狀態,甜度、糯性均較好。采后應及時速凍保鮮或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