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養蟹池藥物使用須知

   日期:2015-11-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4    
   目前河蟹有報道的常見病共有二十多種,其中有些病害對河蟹養殖的危害很大,如何正確防治蟹病,并且如何正確用藥顯得十分重要。 

    一、選擇正確的給藥方式 

    在河蟹池中可采用藥浴、全池潑灑和口服三種方式。河蟹的不同發育階段、不同的疾病應采用不同的給藥方式,當然也可采用口服與藥浴相結合、口服與全池潑灑相結合的方式給藥。還要根據不同的藥物選取不同的給藥方式,如有的不能口服只能外用,有的藥物既能口服又能外用。 

    1.口服的方法是將藥物均勻地拌入餌料中投喂河蟹。具體做法是:首先計算出池塘中現有河蟹的重量。其次根據每千克體重用藥量計算出總用藥量。第三計算當天的投餌量,根據投餌量算出餌料中各種原料的配比,如10%的魚粉、20%~30%的豆餅、20%~30%的大麥、10%的玉米、5%的小麥、20%的麩皮、1%的食鹽。第四將所用藥物先與小麥充分混合,再逐一加入其它原料拌勻,最后加入潔凈的水加工成顆粒飼料晾半干后投喂。對沒有條件制作顆粒飼料的單位也可用以下方法制作藥餌:同樣根據河蟹的重量和每千克體重用藥量計算出總用藥量,再計算出當天的投餌量,用市售河蟹顆粒飼料平攤于塑料薄膜上,稱取藥物將其充分溶解,然后均勻地噴灑于顆粒飼料上,使藥物充分浸入飼料,待晾半干后投喂。注意當天配制的藥餌當天投喂。該方法常用來預防疾病,在治療時僅對有攝食能力的個體有效。口服3~5天為一療程。 

    2.全池潑灑是將所用藥物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對水進行全池潑灑,以殺滅水體中的病原體和河蟹體表的病原體。如用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潑灑可有效防治甲殼潰瘍病、水腫病等。 

    3.藥浴是將河蟹放在高濃度的藥液中進行短時間的浸泡,以快速殺滅病原體。一般藥浴的濃度是全池潑灑的10倍以上。如在蟹種放養前用50毫升/立方米福爾馬林溶液浸洗1小時可殺滅體表纖毛蟲。 

    二、采取措施提高藥物療效 

    1.先殺蟲后殺菌。在河蟹疾病中,繼發性疾病較多,如同時感染寄生蟲,應先殺滅河蟹體表及鰓上的寄生蟲,再殺菌。否則河蟹體表及鰓上的寄生蟲會繼續造成新傷,為病毒和細菌的進一步感染創造機會,從而病情會更加嚴重。 

    2.先喂魚后喂蟹。在魚蟹混養池中,如給河蟹投喂藥餌時,應先投喂吃食性魚類的飼料,免得魚與河蟹爭食藥餌而達不到治療效果。 

    3.外潑內服相結合。在治療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時,應采取內外兼治的方法。因為這些疾病不僅感染體表,還侵入體內。只有采取內外兼治的方法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目的。 

    4.應考慮藥物在水中的損失和河蟹的攝食量。藥餌投入水中,在水的浸泡下會造成部分藥物的溶失。所以要適當增加用藥量。另一方面,河蟹生病后攝食量減少,應考慮河蟹攝取少量藥餌即可達到內治的效果,所以用藥量應比預防時加量或加倍。還應加入鮮魚漿以增加誘食效果。 

    5.根據水體有機物的多少適當調整外潑藥物的用量。有機物含量高會降低藥效,應適當增加藥物用量。 

    三、了解影響藥物療效的各種因素,適當用藥 

    1.了解藥物的特性,采取適當的溶解方法,提高使用藥物的效果。 

    2.避免使用金屬容器盛放藥物或溶解藥物。因為很多藥物可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而降低藥效。 

    3.使用藥物時要嚴格掌握藥物的使用濃度,注意各種藥物的安全濃度,防止藥物中毒。 

    4.全池潑灑時,要準確丈量水深,計算出水體總量,再求出用藥量。投喂藥餌時要比較準確地估算出河蟹的存池量,由此計算出藥餌量。如攝食量已明顯減少,要相應加大用藥量。 

    5.全池潑灑藥物的時間盡量選擇在晴天的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此時水體中的溶氧含量高,水溫高,使用藥物的療效好,安全性好。藥餌的投喂宜每天一次,在傍晚時投喂。 

    6.注意配伍禁忌,交叉使用藥物。如四環素最好單獨應用,因其與多種抗菌藥物(如青霉素、磺胺藥、紅霉素)有配伍禁忌。但聯合應用抗菌藥物可增強療效、減輕毒性反應及延緩或減少細菌產生耐藥性(如青霉素和鏈霉素、磺胺藥和抗菌增效劑的聯合運用)。不要長期只使用一種抗生素,宜將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交叉使用,可防止病原體產生抗藥性,增加用藥效果。 

    7.不可濫用藥物。應先了解發病癥狀,確定病原,然后對癥下藥。因為不同致病菌對不同藥物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對同一藥物的不同濃度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河蟹敏感的藥物如敵百蟲、硫酸銅等應慎重使用。 

    四、注意藥物殘留,保證水產品的安全 

    1.在河蟹養成期要禁止使用孔雀石綠、雙甲脒等三致藥物和國家規定的在水產品中殘留限量為“不得檢出”的藥物,另外還有氯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等。 

    2.建議河蟹出售前一個月為休藥期,應停止使用磺胺類、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防止藥物殘留超標。 

    3.推廣微生態制劑,改良水體環境。光合細菌、有益微生物種群(EM)不僅能改良水體環境,促進養殖動物生長,而且在改善水產動物品質,發展無公害綠色養殖,擴大水產品出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采用水體消毒劑如漂白粉控制水環境,同時加強投餌管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以減少疾病。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