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塑料袋的菌種制作方法在壓塊栽培生產種的制作中已作介紹。近幾年來代料香菇生產在我國北方發展迅速,因氣候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北方地區大多采用大袋栽培。大袋栽培因同樣以塑料袋為容器進行菌種生產,故其操作注意事項及技術要點是一樣的,但在一些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
大袋栽培采用低壓高密聚乙烯塑料筒袋,厚0.5~0.6毫米、寬22~25厘米、長55~58厘米,每袋裝干料1.5~2.0千克。培養料配方:木屑80%,麩皮20%,石膏1.5%,石灰0.2%~0.3%,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縫中有水跡但不滴下為宜。料袋滅菌是大袋栽培的關鍵技術環節,滅菌操作要堅持攻頭、保尾、控中間的原則,保證6小時升溫到100℃,開始時旺火猛攻,中間注意勤加熱水、防漏氣、不降溫,文火保持100℃達18~20小時,最后旺火燒2~4小時,再悶1~2小時,待溫度降到70~80℃時緩慢開門,出鍋。滅菌時間與滅菌鍋容積及菌棒粗度成正相關,隨著鍋容增大和菌棒加粗,應增加滅菌時間,一般保持100℃24小時左右,最長達40小時。接種采用三面9穴(3×3)接種,接種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雜菌侵入接種穴。“井字形”堆疊發菌,堆距10厘米,高6~7層,接種后10~15天第一次翻堆,同時檢查菌絲生長及雜菌感染情況,以后第10天翻一次堆。發菌的第一星期控制室溫25~26℃,以后控制20~24℃,袋溫24~26℃,嚴防袋溫超過2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雨水多時室內放生石灰吸潮,并關閉門窗。當接種穴直徑達8~10厘米時,可加大通風量,并松動菌種枝條,幫助通氣,促進菌絲生長。
大袋栽培采用低壓高密聚乙烯塑料筒袋,厚0.5~0.6毫米、寬22~25厘米、長55~58厘米,每袋裝干料1.5~2.0千克。培養料配方:木屑80%,麩皮20%,石膏1.5%,石灰0.2%~0.3%,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縫中有水跡但不滴下為宜。料袋滅菌是大袋栽培的關鍵技術環節,滅菌操作要堅持攻頭、保尾、控中間的原則,保證6小時升溫到100℃,開始時旺火猛攻,中間注意勤加熱水、防漏氣、不降溫,文火保持100℃達18~20小時,最后旺火燒2~4小時,再悶1~2小時,待溫度降到70~80℃時緩慢開門,出鍋。滅菌時間與滅菌鍋容積及菌棒粗度成正相關,隨著鍋容增大和菌棒加粗,應增加滅菌時間,一般保持100℃24小時左右,最長達40小時。接種采用三面9穴(3×3)接種,接種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雜菌侵入接種穴。“井字形”堆疊發菌,堆距10厘米,高6~7層,接種后10~15天第一次翻堆,同時檢查菌絲生長及雜菌感染情況,以后第10天翻一次堆。發菌的第一星期控制室溫25~26℃,以后控制20~24℃,袋溫24~26℃,嚴防袋溫超過2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雨水多時室內放生石灰吸潮,并關閉門窗。當接種穴直徑達8~10厘米時,可加大通風量,并松動菌種枝條,幫助通氣,促進菌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