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余甘子盆景的制作

   日期:2015-11-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余甘子,別名油甘子、牛甘果,大戟科葉下珠屬。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區。 

    余甘子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3米,葉革質、互生、二列、條狀長圓形、全緣。花雌雄同株,花小、黃色,簇生葉腋下。花期3~4月,果期9~10月。蒴果肉質,球形或扁球形。果實富含維生素C,可供食用,初食味酸澀,良久而甘,故有“余甘”之稱。種子略帶紅色。繁殖主要依靠播種和根蘗繁殖。 

    余甘子喜陽光,耐干旱瘠薄,萌葉力強,根系發達,深根性,常生于丘陵山坡較肥沃的酸性壤土中。可栽培為果林,樹齡可達200年以上。材質微紅褐色,堅硬細致,耐腐耐水,可做農具、家具用材。樹皮可提制栲膠。果生津止渴,潤肺化痰,可治咽喉炎等。 

    21世紀的頭一年春天,筆者經花友介紹在著名花鄉-福建漳州百花村買到一棵余甘子古樁頭,凈重23公斤,樁頭扁平,圓徑84厘米、高103厘米、寬94厘米,樁頭頂部有6個枝干,栽植于水泥盆。經行家預測,該樹約有50年樹齡。 

    筆者參照樹勢,經過反復觀察琢磨后,鋸掉2個枝干,留下4個枝干(均截短),并對右邊3、4兩干(緊貼在一起)適當進行挪位。同時抹掉樁頭中、低部位的3處叢芽,剪除交叉枝、重疊枝、橫闖枝等,做到高低有序、疏密適中。爾后,栽植于2號龍盆(深盆),覆上培養土,加強水肥管理。 

    由于該樹生命力特強,管護又得法,生長非常旺盛,遂于2002年5月,經中度修剪蟠扎后,移植于六角形宜興紫砂盆(中深盆)。又經過近2年的不斷打頂(摘心)、抹芽、修剪、蟠扎和精心養護,現已基本形成一盆多干式的余甘子盆景。 

    余甘子喜陽,喜微酸性壤土。較耐旱,平時澆水要間干間濕,干透澆透。春秋季可。1~2天于中午時澆水 1次;炎夏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同時向植株噴水(霧),向地面灑水(特別是水泥地),降低氣溫,營造小氣候,確保植株正常生長。 

    余甘子稍耐肥,在生長期可每月施稀薄餅肥或含氮、磷、鉀的復合肥液2~3次,促使樹壯葉綠。休眠期停止施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