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梅花鹿大腸桿菌病的診治

   日期:2015-11-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3    
 梅花鹿大腸桿菌病的診治   

-------------------------------------------------------------------------------- 
    2001年春節前后,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某梅花鹿場有5只梅花鹿發病死亡。病死鹿都以腹瀉及敗血癥為主要特征。經過綜合診斷確診為鹿的溶血性大腸桿菌病。采取以抗菌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發病情況 

    該鹿場飼養梅花鹿42只,入冬以后,有幾只鹿體況表現較差,并逐漸消瘦。2001年1月17日有2只鹿開始排便稀,3天以后發展到8只。從1月21日到28日,有5只死亡,死亡率占發病鹿的62.5%。 

    2 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患鹿臨床表現為身體消瘦,排稀便,食欲減退,鼻鏡干燥,體溫略高,心率過快,呼吸困難,病程較長,最終衰竭而亡。病理變化表現為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胃腸粘膜及腸系膜有出血點,大網膜廣泛出血。肝臟腫大表面有點狀出血。心冠脂肪、冠狀溝有出血點和出血斑。肺臟表面有出血點,肺內有較多的泡沫。腎臟表面有出血點。 

    3 實驗室檢驗 

    3.1 無菌采集病死鹿的肝臟、肺臟抹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到典型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 

    3.2 無菌采取病死鹿的肝臟、肺臟、腎臟以及心血,分別接種到營養瓊脂、鮮血瓊脂和麥康凱瓊脂上,37℃24小時培養后觀察。在營養瓊脂上形成圓形、邊緣整齊、隆起、光滑濕潤、半透明、灰白色的菌落。在鮮血瓊脂上菌落的周圍形成溶血環。在麥康凱瓊脂上形成紅色的圓形菌落。 

    3.3 挑取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可見到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 

    3.4 生化實驗,用分離的細菌純培養物接種乳糖、麥芽糖、甘露醇,37℃培養48小時后觀察,全部產酸產氣,不產生硫化氫。此外,吲哚實驗、M.R實驗為陽性,V―P實驗為陰性。 

    4 藥敏實驗 

    采用常規紙片法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分離菌對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氯霉素高敏,對卡那霉素、四環毒、青霉素耐藥。通過以上綜合診斷,確診為鹿的溶血型大腸桿菌病。 

    5 治療 

    隔離病鹿,對鹿場進行臨時消毒。磺胺脒拌料,每只每次5g,每日2次,連喂7天。 

    冬季氣溫低,如果遇上雪天,鹿場內會形成低溫、高濕的不良環境。雖然鹿對寒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由于鹿的飼養不良,營養不好,高濕,無墊草,飲水不潔或水溫過低都會增加寒冷對鹿的危害,增加應激反應。特別是體弱的鹿,更易發生條件性細菌感染而發病。因此,加強鹿的冬季管理,對鹿舍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經常更換墊草,保持鹿適當的運動,合理配制飼料,提供清潔適口的溫水等對保證鹿群安全越冬有重要的意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