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引起外耳炎的因素很多,如摩擦、搔抓、異物、寄生蟲的寄生,特別是水的進入是引起外耳炎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小型長毛犬,耳道結構很狹小,加之被毛很長,在洗澡或雨水淋澆后,若水進入耳道不易排出,致使微生物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繁殖,而引起外耳炎。
【診斷要點】
初期只見外耳道潮紅、水腫、發(fā)癢,自耳道流出淡黃色漿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動物表現(xiàn)不安,常搖頭晃腦,或磨蹭搔抓耳朵。隨著病情發(fā)展,局部腫脹加劇,或出現(xiàn)膿皰,流出棕黑色惡臭的膿性分泌物,常導致耳根部被毛脫落或發(fā)生皮炎,病犬聽力降低。轉為慢性時,則時好時壞,反復發(fā)作,并可引起耳道的組織增厚,甚至發(fā)生腫瘤,導致耳廓皮膚增厚,耳廓變形和聽覺障礙。
【治療】
急性病犬治療前,應先以脫脂棉球堵塞外耳道,然后剪去周圍的被毛,用生理鹽水、0.1%新潔爾滅或3%過氧化氫液沖洗外耳道。沖洗時可將犬頭部向患耳一側傾斜,以利沖洗液流出,然后取出塞于耳道內的棉球,再用干棉球吸干耳道內的液體。用耳鏡檢查外耳道深部,并用耳科鑷子取出深部異物、耳垢或組織碎片,最后用硼酸甘油(1:20)液或鞣酸甘油(1:20)液涂擦外耳道,每日涂擦2-3次。對化膿性外耳炎,按前述方法清洗后,用抗生素軟膏涂擦耳道。嚴重時,每天沖洗1-2次,然后涂軟膏。全身癥狀明顯的犬,可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療。
對耳殼變形或長瘤狀物的病犬,均應施行外耳引流術。
引起外耳炎的因素很多,如摩擦、搔抓、異物、寄生蟲的寄生,特別是水的進入是引起外耳炎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小型長毛犬,耳道結構很狹小,加之被毛很長,在洗澡或雨水淋澆后,若水進入耳道不易排出,致使微生物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繁殖,而引起外耳炎。
【診斷要點】
初期只見外耳道潮紅、水腫、發(fā)癢,自耳道流出淡黃色漿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動物表現(xiàn)不安,常搖頭晃腦,或磨蹭搔抓耳朵。隨著病情發(fā)展,局部腫脹加劇,或出現(xiàn)膿皰,流出棕黑色惡臭的膿性分泌物,常導致耳根部被毛脫落或發(fā)生皮炎,病犬聽力降低。轉為慢性時,則時好時壞,反復發(fā)作,并可引起耳道的組織增厚,甚至發(fā)生腫瘤,導致耳廓皮膚增厚,耳廓變形和聽覺障礙。
【治療】
急性病犬治療前,應先以脫脂棉球堵塞外耳道,然后剪去周圍的被毛,用生理鹽水、0.1%新潔爾滅或3%過氧化氫液沖洗外耳道。沖洗時可將犬頭部向患耳一側傾斜,以利沖洗液流出,然后取出塞于耳道內的棉球,再用干棉球吸干耳道內的液體。用耳鏡檢查外耳道深部,并用耳科鑷子取出深部異物、耳垢或組織碎片,最后用硼酸甘油(1:20)液或鞣酸甘油(1:20)液涂擦外耳道,每日涂擦2-3次。對化膿性外耳炎,按前述方法清洗后,用抗生素軟膏涂擦耳道。嚴重時,每天沖洗1-2次,然后涂軟膏。全身癥狀明顯的犬,可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療。
對耳殼變形或長瘤狀物的病犬,均應施行外耳引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