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梨園黑星病發生規律及其防治

   日期:2015-11-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0    
 梨黑星病又叫瘡痂病、霉病,是洋縣梨園主要病害之一。發病后,造成梨樹早期落葉,果實受害后形成畸形果,無商品性,削弱樹勢,直接造成第二年掛果少,減產。為減少損失,對今年梨黑星病在做好觀察的基礎上,早做準備,搞好防治工作。

  一、癥狀  梨黑星病能侵染梨樹所有綠色幼嫩組織,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也危害芽鱗、葉柄、果柄,從花期到采果期都危害。病斑初期變黃、后變褐枯死并長出綠色霉狀物。

  二、發病條件  梨黑星病發病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氣象條件。春季降雨早、雨水多,濕度大有利于病菌孢子入侵、擴散。陰雨天持續48小時,降雨量超過5毫米、相對濕度70%以上溫度5—30℃、分生孢子就開始萌發,最適宜溫度為22℃左右;二是病原菌量。病菌多,發病重,反之則輕;三是品種抗性。我國白梨系統易感病、西洋梨抗病性強。我地蒼溪雪梨、楊山酥梨、金花梨、早酥梨品種抗病性差。黃金梨、豐水梨品種抗病性強;四是果園綜合管理水平。凡樹勢健壯,園內通風透光好,發病輕,反之則發病重。黑斑病一般與黑星病發生條件相似。

  三、侵染規律  梨黑星病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在腋芽鱗片內、落葉上越冬。翌年隨著春季氣溫升高,梨樹開始生長,病菌先從花芽裂開的鱗片或葉柄上發病,隨后從這些發病部位逐步向周圍的葉片、新梢及果實擴展蔓延。具有多次再侵染的特點,從開花到采果均能發生危害。葉片被害后,先在葉背主、側脈間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色病斑,后長出黑色霉點,擴大成霧狀病斑,嚴重時引起早落葉。果實發病初期產生淡黃色圓形斑點,逐步擴大后病部出現凹陷,長出黑霉后病斑木栓化,堅硬、龜裂、嚴重時失去食用價值。果梗、葉柄出現黑色橢圓形凹斑,布滿黑霉。我地病梢出現病斑在5月上旬,果實出現病斑在5月下旬,發病盛期6—7月。

  四、防治方法  總體上應加強栽培管理。梨黑星病防治應抓住兩個關鍵環節,一是處理越冬病菌,清除侵染源;二是果實近成熟時,保護果實,防止后期侵染。生產中以加強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合理修剪、增加通風透光、保持健壯樹勢為目的,減輕黑星病發生。具體措施有:

  清園。采果落葉后及時掃除落葉、落果深埋或集中燒毀,對樹上病果和剪除的病枝集中燒毀,減少病原菌量。

  果實套袋。定果最遲于5月20日前,選用內黑雙層紙袋隨噴藥隨套袋,并注意扎緊袋口,以減輕黑星病危害,提高商品價值。

  化學防治。

  用藥化防的關鍵時期是6月份以前的萌芽期、落花后、病梢出現期、采果前15天。具體為:芽萌動時用1—3波美度石硫合劑對樹體進行“洗澡”或仙生600倍液噴霧。

  落花后、病梢出現期選用福星8000倍液或世高800倍液及時噴霧防治。以后依病情選用世高、仙生、綠盾牌農抗120果樹型、特譜哩、多霉威每隔20天左右結合其它病蟲防治交替、輪換噴藥防治,采果前15天選用殘效期較短的凈菌特1000倍液防治、防止黑星病發生危害果實。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