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育苗水稻旱育苗與水育苗及過水育苗相比有明顯優點,秧苗各項指標均達到壯秧標準。移栽后緩苗快,分蘗早,甚至無緩苗期。旱育苗能減少和節約60%~70%的秧田用水,每畝秧田可節水150立方米,節省水費15元。目前全縣推廣應用的庭院隔離層旱育苗、高臺無紡布育苗面積40萬床,每床15平方米,占總面積80%以上,為水稻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2.晚育晚插水稻晚育晚插能避開早春干旱缺水及季風影響,與6月份降雨季節相銜接,達到抗旱增產目的。大洼縣水稻晚育晚插的時間,4月20~25日育苗,6月10~15日移栽,比常規的育苗、移栽期推遲15~20天,縮短了用水期,減少灌水2~3次,每畝可節水200立方米,節省水費20元。適合本區晚育晚插的沈農265品種抗性好、豐產性能高,生育期145~150天,平均畝產達650公斤,比對照增產8%。
3.三旱整地即旱耙地、旱搭埝、旱整平,是目前節水種稻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旱整地可提高整地質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平地后上糊下松,有利于水稻根系下扎。實現了一次泡田平地就能達到寸水不漏泥標準,既節省多次灌水、續水費用,又為水稻生長發育創造良了環境條件。三旱整地一般從4月初開始,先是機械旱旋耙地,然后是人工旱搭埝做格,田格不宜過大,以1畝地1格為適。做格后破碎土塊,人工旱整平,填好四邊溝。這些作業要在4月底完成。
4.淺-干-濕灌溉水稻分蘗期采取淺水層不過寸灌溉,提高地溫,促進分蘗發生,盡快達到每畝要求的莖數。分蘗末期當稻株長勢過旺、顏色濃綠、群體株數多時,要撤水晾田控制無效生長,一般干地晾田5~7天為宜。灌漿期水稻根系逐漸衰老,此時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持根系旺盛活力,延緩衰老。在水層管理上采取淺、濕、干的灌溉方法交替進行,能增加土壤中氧氣濃度,要盡量減少大水淹灌,降雨后要及時撤水,調整好水層。灌溉要因地、因苗進行,科學用水來協調好氣、熱、肥、光關系,使水稻群體發育趨向合理,減少控制無效生長及各種病害的發生,從而實現增產增收。
水稻節水栽培法的推廣應用,已收到了明顯的成效。生產實踐證明,綜合節水方法的應用每畝總節水450立方米,節省水費40多元,增產稻谷30~50公斤,增產5%~8%,合計節本增產增收100元左右。
2.晚育晚插水稻晚育晚插能避開早春干旱缺水及季風影響,與6月份降雨季節相銜接,達到抗旱增產目的。大洼縣水稻晚育晚插的時間,4月20~25日育苗,6月10~15日移栽,比常規的育苗、移栽期推遲15~20天,縮短了用水期,減少灌水2~3次,每畝可節水200立方米,節省水費20元。適合本區晚育晚插的沈農265品種抗性好、豐產性能高,生育期145~150天,平均畝產達650公斤,比對照增產8%。
3.三旱整地即旱耙地、旱搭埝、旱整平,是目前節水種稻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旱整地可提高整地質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平地后上糊下松,有利于水稻根系下扎。實現了一次泡田平地就能達到寸水不漏泥標準,既節省多次灌水、續水費用,又為水稻生長發育創造良了環境條件。三旱整地一般從4月初開始,先是機械旱旋耙地,然后是人工旱搭埝做格,田格不宜過大,以1畝地1格為適。做格后破碎土塊,人工旱整平,填好四邊溝。這些作業要在4月底完成。
4.淺-干-濕灌溉水稻分蘗期采取淺水層不過寸灌溉,提高地溫,促進分蘗發生,盡快達到每畝要求的莖數。分蘗末期當稻株長勢過旺、顏色濃綠、群體株數多時,要撤水晾田控制無效生長,一般干地晾田5~7天為宜。灌漿期水稻根系逐漸衰老,此時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保持根系旺盛活力,延緩衰老。在水層管理上采取淺、濕、干的灌溉方法交替進行,能增加土壤中氧氣濃度,要盡量減少大水淹灌,降雨后要及時撤水,調整好水層。灌溉要因地、因苗進行,科學用水來協調好氣、熱、肥、光關系,使水稻群體發育趨向合理,減少控制無效生長及各種病害的發生,從而實現增產增收。
水稻節水栽培法的推廣應用,已收到了明顯的成效。生產實踐證明,綜合節水方法的應用每畝總節水450立方米,節省水費40多元,增產稻谷30~50公斤,增產5%~8%,合計節本增產增收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