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母貉產仔期與仔貉的飼養管理

   日期:2015-11-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9    
  1 母貉產仔前后的管理 

    1.1 人工拔掉母貉乳房周圍的毛 母貉在預產期前5天,由于乳腺高度發育的刺激,一般都會自動拔毛。個別母貉如果不拔毛,可人工拔掉乳房周圍的毛,露出乳頭,以利于仔貉哺乳。對于這些母貉,如果不實行人工拔毛,則會因母貉腹部毛過密、仔貉出生后找不到乳頭、吃不到奶而餓死。人工拔毛時要輕抓母貉,不要強行硬抓,以防母貉過于激烈扭動而造成早產。 

    產仔前過于頻繁地抓母貉容易掉仔;剛產仔的母貉,因護仔性特別強,也不宜經常抓。 

    1.2 給母貉加喂Vc 仔貉出生后7天之內易患紅爪病,表現為4爪紅腫,個別的可出現潰瘍,吱吱叫,到處亂爬,不吃奶,嚴重的在3~5天內全部死亡。為防止仔貉患紅爪病,可在母貉產仔前、后10天加喂Vc。方法是把Vc拌在飼料中,每只每日0.5~1mL;也可多喂些新鮮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含Vc較多,可有效地預防仔貉Vc缺乏癥(紅爪病)。仔貉患紅爪病后,每只每天注射Vc0.1~0.3mL,連續注射3~5天即可痊愈。 

    1.3 避免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是指母貉在產仔期受到驚嚇(例如尖叫聲、貓和狗突然闖入、野獸闖入、鞭炮聲、機動車轟鳴聲及生人進入等)而使母貉叼仔甚至食仔。叼仔、食仔是很多種野獸的自衛行為,如果遇到危險情況,就會把仔叼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在人工養殖的狀態下,由于貉生活在籠中,無處搬仔,便會叼仔不放,時間長了就會使仔獸窒息而死。貉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常把死亡的仔貉吃掉;母貉叼完這個叼那個,時間長了就會把一部分仔獸叼死并吃掉,甚至把全窩仔都吃掉。母貉叼仔、食仔是幼貉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家養的貉有1%~5%會叼仔、食仔,野生貉或有野生貉血統(基因)的有10%~30%叼仔和食仔。 

    預防措施:產仔期間,除飼養員外,要謝絕一切外人進人貉場;飼養員在貉產仔后,不要更換衣服,要穿單色的工作服,不抹化妝品,以防異色、異味刺激而使貉產生應激反應;不要在貉場內燃放鞭炮,禁止駛入機動車,嚴防怪異尖叫聲。 

    2 產仔期的管理 

    母貉產仔期和初生仔貉,如果管理不好,易造成仔貉死亡,甚至整窩死亡,損失嚴重。 

    2.1 防凍 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北部,東北貉比關內的貉發情早,特早發情的為2月1~15日,4月1~15日產仔。這時,特別是黑龍江省,晚上還有霜凍,母貉產仔后往往會出現整窩被凍死的現象。 

    防凍措施:將母貉及產仔箱放在塑料大棚里;用塑料布做成四方框罩住產仔箱;在產仔箱上蒙上麻袋、舊棉被、紙殼等防寒;如果遇到刮風、下雪和寒流天氣,上述措施不能奏效,可將仔貉和母貉一同移人室內,待仔貉毛干后再移回原地。上述措施應在產前5天實施。如果母貉不接受,則不要強硬施行。采取防寒措施時,要輕拿輕放,以免產生應激反應。 

    2.2 產后檢查 母貉產后一定要檢查,但要防止產生應激反應而使母貉叼仔、食仔。可在貉產箱上留一眼孔觀察,檢查內容有;①產了多少仔;②有無產仔后死亡及死亡原因;③有無臍帶未斷及胎衣未剝掉的;如果母貉未咬斷臍帶或沒有剝掉胎衣,要人工剪斷臍帶和剝掉胎衣。④有無不會吃奶、有病或找不到母貉的,對不會吃奶的要人工輔助哺乳。 

    注意事項:檢查時要用清水洗手、消毒。剪刀要消毒。做好記錄。 

    2.3 仔貉的寄養 母貉因遺傳因素、配種次數多少、飼喂的營養水平高低,其產仔數量差異很大,最少的只有1只,最多可達18只,一般為6~12只。產10只以上的,則要視母貉奶水情況留8~10只,余者要送給產仔少于6只的母貉寄養。 

    寄養方法及注意事項:把仔貉移到寄養母貉籠中時,要將仔貉身上涂抹寄養母貉的糞尿,讓其和本窩仔貉的氣味相同,以防寄養母貉因氣味不同而咬死仔貉。寄養時要注意產仔時間,兩窩產仔日期應不超過3天,并應在出生3天以后寄養。這是因為仔貉必須吃到母貉的初乳才能成活,吃不到初乳的很難成活。轉移仔貉時要將貉母、仔先分開,以防咬手。 

    3 初進食仔貉的飼喂和管理 

    仔貉出生后20~30天開始進食。進食的早、晚與母乳多少有很大關系。母乳差的仔貉長得瘦小,宜早進食;母乳好的仔貉長得肥壯,宜晚進食。仔貉初進食時對飼料的要求:①飼料要清潔,無霉爛;②飼料要稀薄;③飼料要少,以仔貉舔凈為準,不要剩食。 

    母貉和仔貉的采食習性有如下幾種情況:①母貉不讓仔貉先吃,要等自己吃飽后才讓仔貉吃;②母貉和仔貉同時進食;③母貉不吃,先讓仔貉吃,然后舔食剩余飼料。 

    注意事項:母貉不讓仔貉吃食的,要先喂母貉,待母貉吃飽后再喂仔貉,或干脆單喂;母貉不先吃的,要讓仔貉吃后再單喂母貉。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一定要保證母貉吃飽,以利于母貉健康和哺乳。 

    4 斷乳 

    一般以仔貉出生后45天斷乳為宜。過早、過晚均不利于仔貉的生長,一些瘦小、有病的仔貉可以晚斷乳幾天。 

    5 斷乳后仔貉的喂食次數 

    斷乳后1個月內每天喂4~5次,2~3個月每天喂3~4次,4個月后每天喂3次,直至長成成貉。

    6 撤產箱或隔產箱 

    仔貉在進食前,其糞便會被母貉吃掉。仔貉到20天后開始進食,此時,母貉便不再吃仔貉糞,然而這時的幼貉還不懂往箱外排便,而是往產箱里排,造成產箱糞便積壓、骯臟不堪,有利于細菌繁殖;所以,在仔貉出生后25天左右,要撤掉產箱,或把產箱門堵死,不讓仔貉再進入產箱內。最好訓練仔貉在籠網上排便,以利于衛生管理。 

    7 仔貉防雨淋 

    產箱撤離后,仔貉要先和母貉在一起;仔貉斷乳后,幾個仔貉1籠或每只1籠,籠蓋若有漏雨的地方,會把仔貉淋濕而受涼感冒,不易治好;所以,仔貉撤產箱后,要注意防雨淋。 

    8 仔貉補硒、鐵、Vc 

    仔貉出生1個月后生長迅速,5個多月即可達到成貉的體重;因此,所需的營養多。仔貉斷乳后,要補硒、鐵、Vc。補硒用亞硒酸鈉VE注射液,每只1mL,7天后再注射 1次,可視情況注射2~3次;如果拌在飼料中,每只貉用2mL。補硒要注意不要補過了頭,防止仔貉中毒死亡,貉需硒的量和用硒過多致死量差不多。補鐵用右旋糖酐鐵注射液,斷乳后每只1mL,注射1次即可,也可用硒和鐵的其它制劑,用量據說明書。補Vc可采用2種方法:一種是每只貉每天加喂青菜50g,另一種是直接補Vc,每天每只0.1~0.2mL。 

    9 飼料的選擇 

    仔貉生長迅速,需要大量營養,以用全價膨化飼料較好;膨化飼料營養全面,可免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類添加劑。注意事項:全價干飼料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飼料,可通過訪問某些貉場來了解哪種飼料更好,不要喂次等料,更不可以喂過期的或發霉變質的飼料。全價飼料中,硒和鐵的量往往不足,因此,飼喂全價飼料時一般也要視具體情況適當地補硒和補鐵。 

    10 高密度養殖的利和弊 

    養貉的密度是指每只貉平均占地面積的多少。受場地大小、養貉多少、場主養殖觀念的影響,不同的貉場采用不同的養殖密度。高密度養殖法是指工廠化和自制籠具面積小,例如串籠,有3~6個連體,又有1籠放1只或幾只的,這樣做可以節省占地面積和籠具的費用,投資少。低密度養殖就是用標準籠具,每籠放1只,且籠具間有間隙,這樣做占地多,籠箱的費用也高,增加了投資。高密度養殖雖然省點資金,但缺點很多,互相撕咬、影響毛皮質量,并容易傳播疾病,特別是傳染病,某些疾病可全場傳染,例如大爪子病,在串籠中可100%傳染。低密度養殖法雖然多花點資金,但不易傳染疾病,一旦染上傳染病,也比較容易控制。所以,提倡用低密度養殖法,特別是種用貉。 

    11 加強衛生管理 

    養貉有兩大怕,一怕不產仔,二怕產仔后得病死亡。所以,對于疾病要防重于治,加強衛生管理:①及時清除糞便;②每天刷洗食盒1~3次,每次清洗時都要用消毒液消毒;③每1~7天消毒1次,地面用石灰、苛性鈉消毒,籠具用不腐蝕籠具的藥物消毒,消毒最徹底的方法是用噴燈;④消滅蒼蠅、蚊子;很多傳染病都是蒼蠅、蚊子傳播的,例如細小病毒腸炎、附紅細胞體病、痢疾、肝炎等;消滅方法有毒餌法、撲蠅器法、噴灑殺蟲劑法等。 

    12 仔貉的防疫 

    仔貉斷乳21天后要進行防疫,注射疫苗。常注射的疫苗有犬瘟熱疫苗、腦炎疫苗、細小病毒腸炎疫苗。貉屬于犬科動物,和犬患病差不多。疫苗以注射單苗為好,聯苗也可以。留做種用的仔貉最好加強防疫,也就是打第1次疫苗后7~10天,再重復注射1次,以防防疫失敗。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