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場選址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養殖效益和將來的生產發展。選址的宗旨應以自然環境條件適合于狐的生物學特性,并根據生產規模及發展遠景規劃,全面考慮。重點考慮飼料、水和防疫條件,同時也要兼顧環境、溫度、光照、交通、電等其它條件。因此,在建場前,必須根據建場總體規劃要求,認真、全面勘察和合理布局,最好選擇貧瘠土地或非耕地。用地面積應與狐群數量及今后發展需要相適應。
1 選址
選址的一切條件要適合于狐的生物學特性,在人工飼養管理條件下,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和生產毛皮,使狐能發揮籠養生長的最大潛力,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筆者在遼寧省鲅魚圈區方圓10km范圍內連續3年觀察了解,在距離渤海1km的背風、向陽的山坡地帶的狐場要比同樣距離平原地帶狐場的狐每年發情早10~15天。所以,選址最好是背風向陽的山坡地帶,且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好。平原地區可選擇地勢較高或稍向東南傾斜之處。
選址一定要遠離居民區,最好距居民區1km以外。狐的特殊氣味很濃,對居民的居住環境(空氣、地表水源)污染較大,環境衛生難以控制;其次,居民區不便于封閉飼養,外來人員及其它家畜出入頻繁,對防疫極為不利;再則,居民區噪音(機動車、煙花爆竹聲等)難以抵御,容易導致狐流產、食仔,經濟損失慘重;人獸混雜,糾紛不斷,不利健康。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有許多傳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也越來越多,有些傳染病菌潛伏在土壤、飼料、水、工具和動物體上,有的在空氣中散發著致病源,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要遠離其它畜禽養殖場,以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是養狐業的大事,必須予以重視。
2 建造
養狐場的基本建造必須有管理室、值班室、籠舍、飼料加工室、技術室、毛皮初步加工室、干飼料倉庫和圍墻等。狐場的建造因氣候條件和經濟條件不同,建造取材不盡一致,但籠舍要向陽、通風,并達到衛生防疫的要求。
2.1 狐棚
狐棚用來遮陽、防雨、防雪,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狐棚棚脊高為2.6~2.8m,前檐高1.5~2m、寬5~5.5m,作業道寬為1.2m。也可采用單排式欄舍,寬1.0~1.5m,前壁高80~100cm,后壁高60~80cm,頂部為木質蓋或石棉瓦蓋,呈斜面,雨水不易漏入。
2.2 狐籠
狐籠要堅固耐用,鐵網最好是用粗2~2.5mm的鍍鋅鐵線編成,籠底網眼為2.5×2.5mm、四壁及頂部網眼為3×3cm或4×4cm。一般公狐籠長、寬、高分別為200×100×100cm,母狐籠分別為150×100×100cm或1.50×90×80cm。籠門高為100cm或80cm、寬45cm。食槽盒長、寬、高分別為25×20×8cm。可在狐籠前底邊一側將網眼鐵絲從下端剪斷5~6個,斷端上部的鐵絲向籠內稍折,放食槽盒時,只要將食槽盒稍傾斜,即可順利將食槽盒放進籠內。水盒要掛在狐籠的前側。
放置狐籠的架子可用方木做成高50cm、前后寬60cm的木架,也可用磚按合適距離砌成。架子一定要牢固,然后將狐籠放上并固定。
2.3 產箱
產箱可用厚為2.0cm的木板或磚砌成,產箱的規格為長70~80cm、寬45cm、高50cm,中間隔成內、外兩室,內室呈45×45cm的方形,上留活動蓋。外室是通道,內室供產仔用,產前最好將內室鋪墊成凹形(坡度較小的半球形)。內、外兩室都留有20×20cm的通道,供狐進出。內室通道口低一些為好。制作產箱的木板要光滑,木板銜接處要盡量無縫隙,有縫隙時要用紙或布糊嚴密。
為確保狐場安全和安靜,狐場周圍要建造1.8m高的圍墻,并在周圍及場內種植速生楊,既美化環境,又防風,還能給狐場創造較好的氣候帶。
場內盡可能嚴禁外人進入,場大門口和生產區進、出口要有消毒設備。
1 選址
選址的一切條件要適合于狐的生物學特性,在人工飼養管理條件下,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和生產毛皮,使狐能發揮籠養生長的最大潛力,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筆者在遼寧省鲅魚圈區方圓10km范圍內連續3年觀察了解,在距離渤海1km的背風、向陽的山坡地帶的狐場要比同樣距離平原地帶狐場的狐每年發情早10~15天。所以,選址最好是背風向陽的山坡地帶,且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好。平原地區可選擇地勢較高或稍向東南傾斜之處。
選址一定要遠離居民區,最好距居民區1km以外。狐的特殊氣味很濃,對居民的居住環境(空氣、地表水源)污染較大,環境衛生難以控制;其次,居民區不便于封閉飼養,外來人員及其它家畜出入頻繁,對防疫極為不利;再則,居民區噪音(機動車、煙花爆竹聲等)難以抵御,容易導致狐流產、食仔,經濟損失慘重;人獸混雜,糾紛不斷,不利健康。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有許多傳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也越來越多,有些傳染病菌潛伏在土壤、飼料、水、工具和動物體上,有的在空氣中散發著致病源,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要遠離其它畜禽養殖場,以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是養狐業的大事,必須予以重視。
2 建造
養狐場的基本建造必須有管理室、值班室、籠舍、飼料加工室、技術室、毛皮初步加工室、干飼料倉庫和圍墻等。狐場的建造因氣候條件和經濟條件不同,建造取材不盡一致,但籠舍要向陽、通風,并達到衛生防疫的要求。
2.1 狐棚
狐棚用來遮陽、防雨、防雪,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狐棚棚脊高為2.6~2.8m,前檐高1.5~2m、寬5~5.5m,作業道寬為1.2m。也可采用單排式欄舍,寬1.0~1.5m,前壁高80~100cm,后壁高60~80cm,頂部為木質蓋或石棉瓦蓋,呈斜面,雨水不易漏入。
2.2 狐籠
狐籠要堅固耐用,鐵網最好是用粗2~2.5mm的鍍鋅鐵線編成,籠底網眼為2.5×2.5mm、四壁及頂部網眼為3×3cm或4×4cm。一般公狐籠長、寬、高分別為200×100×100cm,母狐籠分別為150×100×100cm或1.50×90×80cm。籠門高為100cm或80cm、寬45cm。食槽盒長、寬、高分別為25×20×8cm。可在狐籠前底邊一側將網眼鐵絲從下端剪斷5~6個,斷端上部的鐵絲向籠內稍折,放食槽盒時,只要將食槽盒稍傾斜,即可順利將食槽盒放進籠內。水盒要掛在狐籠的前側。
放置狐籠的架子可用方木做成高50cm、前后寬60cm的木架,也可用磚按合適距離砌成。架子一定要牢固,然后將狐籠放上并固定。
2.3 產箱
產箱可用厚為2.0cm的木板或磚砌成,產箱的規格為長70~80cm、寬45cm、高50cm,中間隔成內、外兩室,內室呈45×45cm的方形,上留活動蓋。外室是通道,內室供產仔用,產前最好將內室鋪墊成凹形(坡度較小的半球形)。內、外兩室都留有20×20cm的通道,供狐進出。內室通道口低一些為好。制作產箱的木板要光滑,木板銜接處要盡量無縫隙,有縫隙時要用紙或布糊嚴密。
為確保狐場安全和安靜,狐場周圍要建造1.8m高的圍墻,并在周圍及場內種植速生楊,既美化環境,又防風,還能給狐場創造較好的氣候帶。
場內盡可能嚴禁外人進入,場大門口和生產區進、出口要有消毒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