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復混肥料的施用技術

   日期:2015-11-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4    
 (一)復混肥料的施用原則
  
  復混肥料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貯運費用省、改進肥料的理化性狀等優點,但也存在著養分比例固定、難以滿足施肥技術的要求等缺點。因此,施用復混肥料要求把握住針對性,如使用不當,就不可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茖W地施用復混肥料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選擇適宜的品種。
  
  復混肥料的施用,要根據土壤的理化特性和作物的營養特點選用合適的肥料品種。如果施用的復混肥料,其中品種特性與土壤條件和作物的營養習性不相適應時,輕者造成某種養分的浪費,重則可能導致減產。科學地選擇復混肥料應考慮的因素包括:
  
  (1)土壤特性和復混肥料的養分形成。
  
  復混肥料中的氮包括銨態氮和硝態氮兩種,它們的性質有明顯區別:銨態氮易被土壤吸附,流失較少,在旱地和水田都適用;而硝態氮在水田中易淋失,或因反硝化而損失,適宜在旱地使用。
  
  復混肥料中的有效磷有水溶性和枸溶性兩種。水溶性磷的肥效快,適宜在各種土壤上施用,而枸溶性磷適宜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上施用,在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肥效較差。

復混肥料中的鉀有硫酸鉀和氯化鉀兩種,盡管兩者肥效相當,但對于某些忌氯作物如煙草,施用含氯化鉀的復混肥有降低其品質的不良作用。
  
  綜合各地的試驗結果,磷酸銨及尿素磷銨、尿素重鈣、尿素普鈣等復混肥料品種的肥效較為穩定,在我省各類土壤、各種作物上均適宜;硝酸磷肥和硝酸磷肥系復混肥料不宜在水田和多雨的坡地上施用,可在旱地土壤上施用,對于缺磷嚴重的石灰性土壤則要求硝酸磷肥中的五氧化二磷水溶率大于50%;含鈣鎂磷肥的復混肥如尿素鈣鎂磷肥系應限在南方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施用。含氯的復混肥料不宜在煙草、馬鈴薯等對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雙氯肥料,如氮磷鉀三元復混肥在許多作物上的肥效相當于或略高于尿素磷安系復混肥,對水澆地、鹽堿土地區因其含有較多的氯根而不宜施用,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水澆地也應限量使用。
  
 ?。?)作物的需肥特點
  
  不同作物的營養特性不同,應根據作物的種類選擇適宜的復混肥品種,這對于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糧食作物施肥應以提高產量為主。豆科作物則以選用磷鉀復混肥料為主。施用鉀肥不僅可以提高經濟作物的產量,更重要的在于改善產品的品質。如煙草施鉀可以增加葉片的厚度,改善煙草的燃燒性和香味;果樹和西瓜等施鉀可提高甜度并降低酸度;甘蔗、甜菜施鉀可以增加糖分,提高出糖率。因此,經濟作物宜選用氮磷鉀三元復混肥料。經濟作物中的油料作物,因需磷較多,一般可選用低氮高磷的二元或低氮高磷低鉀的三元復混肥料品種。
  
 ?。?)輪作方式
  
  因輪作制度不同,在一個輪作周期中上下茬作物適用的復混肥品種也有所不同。如在小麥—玉米輪作制中,小麥苗期正處于低溫生長階段,對缺磷特別敏感,應選用高磷的復混肥品種;而夏玉米生產期因處于高溫階段,土壤釋放的磷素相對較多,而且又能利用麥茬中施入磷肥的后效,因此,可選用低磷的復混肥品種。在稻—稻輪作制中,在同樣缺磷的土壤上磷肥的肥效是早稻好于晚稻,而鉀肥的肥效則在晚稻上優于早稻,因而早稻應施用高磷的復混肥品種,晚稻可選用高鉀的復混肥品種。
  
  2、復混肥料與單質肥料配合使用。
  
  復混肥料的成分是固定的,因而不僅難以滿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甚至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也難以滿足不同養分在施肥技術上的不同要求。在施用復混肥料的同時,應根據復混肥的養分含量和當地土壤的養分條件以及作物營養習性,配合施用單質化肥,以保證養分的供應。
  
  單質化肥施用量的確定,可根據復混肥的成分、養分含量以及作物對養分的要求來計算。如每畝需施入純氮14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氧化鉀10公斤,施用比例為1:0.5:0.7,若選用的復混肥品種為含氮14%、五氧化二磷9%、氧化鉀20%的三元復合肥,50公斤肥料可滿足鉀肥的需要,而氮、磷肥均未得到滿足。因此,尚需再施用7公斤的純氮、2.5公斤的五氧化二磷才能達到施肥標準,這就要通過施用單質肥料來解決。
  
  3、根據復混肥料的品種特性采取不同的施用方式。
  
  國內外生產的復混肥料,一般分為二元復合肥料和三元復合肥料兩大類。每類肥料,又可按其生產方法及成分、養分含量分為許多復合肥品種。
  
  (1)二元復合肥料。
  
  二元復合肥料包括磷酸銨、硝酸磷肥、硫磷銨、硝磷銨、尿素磷酸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下面簡要介紹幾種。
  
  a、磷酸銨。
  
  磷酸銨簡稱磷銨,系用氨中和濃縮的磷酸面成,是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的一種混合物。在制造過程中因氮化程度不同,兩種生成物的數量也不同。磷酸一銨比較穩定,呈酸性反應,ph值為4.4;磷酸二銨穩定性稍差,呈堿性反應,ph值為8.0,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常有氨的揮發。
  純凈的磷酸銨為灰白色,由于在制造過程中往往含有雜質,故磷酸銨肥料多為深灰色。磷酸銨有一定的吸濕性,所以,通常都要加入防濕劑,制成顆粒狀。磷酸銨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其中的氮磷養分都是速效的,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顆粒狀的磷酸銨最適合作種肥和基肥。如果用作種肥,不宜與種子直接接觸,以免肥料的高濃度對種子發芽產生不良影響。施肥量應按肥料中的五氧化二磷量計算,不足部分的氮素,可用單質氮肥來補充。
  
  b、硝酸鉀。
  
  硝酸鉀是用硝酸鈉與氯化鉀一起溶解后再重新結晶而成。我國的硝酸鉀為白色結晶,含氮12%—15%,氧化鉀45%—46%,易溶于水,吸濕性小,物理性狀良好,宜作喜鉀忌氯作物的追肥和基肥,對馬鈴薯、煙草、甜菜都有較好的肥效。此外,硝酸鉀還可以有效地用作根外追肥,適宜的濃度為0.6%—1%,硫酸鉀中的氮是硝酸態的,所以一般不宜用于水稻田。
  
  c、磷酸二氫鉀
  
  磷酸二氫鉀是用硫酸鉀或氯化鉀加生石灰生成氫氧化鉀,再用磷酸酸化而成。磷酸二氫鉀純品為白色結晶,用作肥料的磷酸二氫鉀含五氧化二磷50%、氧化鉀30%左右。由于磷酸二氫鉀價格比較貴,最適合作根外追肥或浸種。浸種適宜濃度0.2%;根外追用的適宜濃度為0.1—0.3%.
  
  (2)三元復合肥料。
  
  三元復合肥料多半是混合復合肥料。在我省,各地土壤和氣候條件差異很大,作物品種很多,對三元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應按照不同的需要生產各種比例的三元復混肥。
  
 ?。ǘ突旆柿系氖┯梅绞?/span>
  
  復混肥料有磷或磷鉀成分,同時大都呈顆粒狀,比粉狀單元化肥溶解緩慢,因此,一般用作基肥,亦可用作種肥和追肥。
  
  1、基肥。
  又稱底肥,是整地、翻耕時施用的肥料。施用復混肥料,可以滿足作物苗期對多種養分的需求,有利于壯苗,所以基肥充足是獲得作物高產的基礎。基肥的用量與作物種類、土壤性質等關系密切。
  
 ?。?)糧食作物的基肥。
  小麥、中稻等作物生育期較長,在150天左右,基肥占全生育期肥料用量一半以上。雙季稻、晚稻以及干旱地區的早熟作物、生育期短,壯苗早發是增產的關鍵,這些作物應重視基肥。基肥用量的確定應考慮到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營養特性。以磷為例,磷在土壤中易固定,移動性小,作物生長要避免后期缺磷,保持“旺而不衰”,必須滿足磷的需求。有些作物在生長后期,對磷的反應也非常敏感,如大豆在開花結莢期,甘薯在塊根膨大期,均需要較多的磷素供應。如早期磷素充足,則可促進植株體內貯存更多的磷素,以轉移給后期缺磷的部位。所以要將大部分的磷素作為基肥施入,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中等的一年生作物,全部的磷均由基肥施入;在土壤缺磷較嚴重或寒冷的西北方單季作物上,可將70%的磷作為基肥。用復合肥作基肥,可根據復混肥的成分、養分含量以及對作物施肥的要求計算用量,其中不足的養分可通過補充單元化肥而獲得。
  
  基肥的用量還要考慮土壤條件,應掌握“瘦地或粘性土多施,肥土或砂性土少施”的原則。因為瘦地苗期易缺肥,而砂性土保肥差,在水田或多雨季節易滲漏,故在復混肥施用上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2)經濟作物的基肥。
  經濟作物種類很多,營養特性復雜,對基肥的要求也不同,體現在復混肥的種類和施肥量的確定是因作物種類而異的。如結球大白菜、甘藍型油菜、甘蔗、棉花等產量高,需肥量大,基肥用量較大。但這些作物對氮素的要求是多次施入,其肥中氮只占全生育期用量的30%—40%,因而在肥料品種上應選用低氮高磷鉀的復混肥料。花生、大豆、豆科綠肥等作物在幼苗期根瘤未形或數量很少,固氮能力弱,因而在選用復混肥作基肥時,應保證其氮的含量達到生育期需氮量的60%以上。
  
 ?。?)多年生果樹、茶樹的基肥。
  多年生作物的基肥與底肥有所不同,底肥是在墾植或改種換植時結合深耕改土而施用的肥料;基肥往往有多種施用方式,以茶樹為例,一種是扦插定植或種子直播時施入的,另一種是每年秋冬施入茶園的,兩者均稱為茶樹的基肥。
  
  底肥以施用有機肥等遲效養分為主,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理化性質的改善,為后期的作物生長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礎。但基肥以施用有機肥和磷鉀復混肥為主。
  
  2、種肥。
  
  指播種或移栽時施用的肥料。種肥以磷鉀復混肥為主,一些養分含量高而價格貴的復混肥料宜用作種肥,如磷酸二氫鉀。苗期作物根系吸收能力較弱,但又是磷素營養的臨界期,對土壤嚴重缺磷或種粒小、貯磷量少的作物,如油菜、蕃茄、苜蓿等施用磷鉀復混肥作種肥,有利于苗齊苗壯。北方寒冷地區在翻耕前大部分基肥已施入,如春播時再用少量的種肥分層施用,不僅肥效好,還可避免因春播對保墑性能產生的影響。以磷素為例,種肥占全生育期總磷量的30%左右。如果基肥沒有施用或施用不足,磷鉀復混肥作種肥的用量應適當增加,使用復混肥作種肥時,一般不宜隨種下肥,同時也應避免肥料與幼苗的直接接觸,在土壤中應與種子或幼苗保持一定的距離。
  
  3、葉面肥。
  
  葉面肥作追肥用,噴施于作物的葉部。向葉面噴施肥料的方法稱為葉面施肥或根外追肥。
  作物葉面的表皮和氣孔能吸收水溶性的礦質肥料以及某些結構簡單的有機態化合物,如尿素、氨基酸和糖類等,且葉部吸收的營養元素和根部吸收的營養元素一樣,能在作物體內運轉和同化。同時,因其養分運轉速度快,如尿素1—2天即呈現明顯效果,而施在土壤中要4—6天。葉面施肥常可作為根部追肥的補充,在加強作物營養,特別是根部營養無法進行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意義。
  
  葉面肥殘效時間短,一般需要多次噴施。常用作葉面肥的復混肥料包括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等二元復合肥料以及聚磷酸銨等液體復合肥。目前,葉面肥常與農藥和作物生長調節劑等混合使用,使之具有多種功能。葉面肥的施用應根據作物的種類和肥料的養分組成及比例,選擇適宜的噴施濃度與施用方法。
  
 ?。ㄈ突旆实氖┯眉夹g
  
  1、固體復混肥料的施用技術。
  
  (1)復混肥料施用量計算。
  復混肥料有很多的品種和規格,盲目施用必然會造成某些營養無素的過量或不足,從而影響了肥料的增產效果,增加了肥料的投入,最終導致效益下降。因而,在復混肥使用時,首先應當確定適宜的施肥量。下述兩例說明如何根據復混肥的成分、養分含量和作物施肥的要求而確定肥料用量。
  
  例1:要求每畝用肥量為n10公斤、p2o5 5公斤,氮磷施用比例為1:0.5。其中磷素都作基肥,氮素的一半作追肥,即基肥中應包含5公斤n和5公斤p2o5。選用的復肥品種為磷酸二銨,其含n18%,含p2o546%。計算步驟如下:
  
  計算畝施5公斤p2o5需要的磷酸二銨數量用5公斤p2o5除以磷酸二銨中含p2o5的百分數(46%),得出5÷46%=10.87公斤,即畝施5公斤p2o5需磷酸二銨10.87公斤。
  
  計算10.87公斤磷酸二銨中的含氮量用磷酸二銨中氮的百分含量(18%)乘以10.87公斤,得出10.87×18%= 1.935公斤,需補充3.065公斤單質氮肥才能達到5公斤的氮素要求。
  
  若以碳銨相補充,已知碳銨的含氮量為17%,則應補加的數量為3.065÷17%=18公斤。
  
  上述計算說明:作基肥施用的肥料用量應為磷酸二銨10.87公斤和碳銨18公斤。
  
  例2:要求每畝用肥量為n10公斤、p2o5 5公斤、k2o 5公斤,施用比例為1:0.5:0.5。其中磷素和鉀素都作基肥,氮素的一半作追肥,即基肥中應包括5公斤n、5公斤p2o5、5公斤k2o,選用復肥品種為含n14%、p2o59%、k2o20%的三元復合肥。計算方法同例1,步驟如下:
  
  計算畝施5公斤k2o需要的三元復肥數量,即5÷20%=20公斤。
  
  計算25公斤三元復肥中含氮量和含磷量:含氮量為25×14%=3.5公斤,含p2o5為25×9%=2.25公斤。需補充1.5公斤n和2.75公斤p2o5才能達到基肥要求。
  
  以含n17%的碳銨補充氮素,需要數量為1.5÷17%=8.8公斤;以含p2o516%的普鈣補充磷素,需要數量為2.75÷16%=17.2公斤。由計算得知,作基肥的三元復合肥用量為25公斤,尚需8.8公斤碳銨、17.2公斤普鈣同時施用。
  表6-6  
       復混肥基追比例試驗結果 土類
 作物
 試驗個數
 對照
 復肥全基施
 復肥基施75%追肥25%
 復肥基追

肥各半
 l.s.d

0.05
 復肥用量
 
潮土
 小麥
 5
 213
 312
 307
 285.8
 29.7
 5+5+0
 
潮土
 玉米
 2
 200
 305
 290
 279
 7.5
 5+5+0
 
棕壤
 小麥
 6
  
 399
 397
 400.5
 14.1
 5+5+5
 
棕壤
 玉米
 6
 394
 521.3
 496.8
 463.6
 49.9
 5+5+5
 
棕壤
 甘薯
 3
 2420
 2766
 2712
 2731
 250.5
 2+2+2
 
棕壤
 花生
 2
 308
 345
 333.8
 324.5
 3.3
 2+2+2
 
棕壤
 谷子
 1
 257
 346
 329.5
 330
 6.0
 5+5+2
 
  
  在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時,采用復混肥作追肥也有增產效果,四川省和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小麥、水稻和玉米等作物上的試驗證明了這一點。復混肥作追肥時雖然能供給作物生育后期對氮素的需求,但復合肥中磷鉀往往不如早施時的肥效好。所以,對于生育期較長的高產作物,用復合肥作基肥,再以單質氮素化肥作追肥,經濟效益更好。對不施基肥或基肥不足的間套種作物,需要追施磷鉀復混肥時,可早追施復混肥。用復混肥追施水稻、小麥分蘗肥,晚玉米追施攻稈肥,棉花追施蕾肥,豆類在開花前追施苗肥,都有較好的效果。對茶樹宜在生產前期追施。
  
 ?。?)復混肥料的施用位置與方法。
  
 ?、倩省突旆视米魉净蕰r,面施效果與深施效果無明顯差異。面施的方法是:在犁田或耙田后,隨即灌淺水,撒施復混肥,然后再耙1—2次,使肥料能均勻地分布在7厘米深的土層里,即起面肥的作用。深施的方法是先把肥料撒在耕翻前的濕潤土面上,然后再把肥料翻入土層內,經灌水、耕細耙平,這樣,大部分的肥料在土里的深度為10厘米左右。
  
  旱地的基肥采用全耕層深施的方法,是在耕地前將復混肥均勻地撒施于田面,隨即翻耕入土,做到隨撒隨翻,耙細蓋嚴。也可在耕地時撒入犁溝內,邊施邊由下一犁的犁垡覆蓋,也稱“犁溝溜施”。
  
 ?、诜N肥。種肥的施用包括拌種、條施、點施、穴施和秧田肥等施用方法。
  
  拌種:將復混肥與1—2倍的細干腐熟有機肥或細土混勻,再與浸種陰干后的種子混勻,隨拌隨播。
  條施、點施、穴施:條播的小麥、谷子用條施;點播的玉米、高梁、棉花用點施;穴栽的馬鈴薯、甘薯用穴施。具體的方法是:將復混肥順著挖好的溝、穴均勻撒施,然后播種、覆土。要求肥料施于種子下方2—8厘米為宜,避免肥料與種子直接接觸而影響種子的發芽率,否則作物的出苗率下降、產量減少。
  
 ?。?)不同形態復混肥料的施用技術。
  
  ①銨態型和硝態型復混肥料。銨態型復混肥和硝態型復混肥在多數旱作物上肥效相當。硝態型復混肥在稻田中氮素易流失,在丘陵茶區,較多的年降雨量也可導致硝態氮的流失。此類情況下,采用銨態型復混肥比硝態型復混肥可獲得更好的肥效,多增產5%—24%。對于果樹的幼苗及幼齡樹,以銨態型復混肥的效果較好;在成齡和結果期以后,硝態型復混肥更有利于果樹的吸收和運轉。
  
  ②含氯化鉀和硫酸鉀的復混肥料。復混肥料中鉀的成分多為氯化鉀或硫酸鉀或兩者廉有。據國外研究報道,大部分作物,特別是谷類作物對復肥中氯離子的反應屬中性,在硫酸鉀的價格高于氯化鉀的情況下,使用含氯離子的復混肥值得考慮。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氯化鉀的復混肥比施用含硫酸鉀復混肥具有更高的增產趨勢,可能與硫酸根的積累對水稻根系生長不利用關。因而稻田宜選用氯化鉀的復混肥料,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某些作物對氯反應敏感,如煙草、葡萄、馬鈴薯等忌氯作物,應使用含低氯或無氯復混肥料。根據以往的概念,在茶園施含氯的肥料容易產生“氯害”,將茶樹也列入忌氯作物。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試驗結果(1981年)表明,成年茶園全年畝施氯化鉀10公斤以及幼齡茶園畝施5公斤均未發現氯害癥狀,但每畝施用20公斤以上,8天左右個別植株出現氯害現象,其程度隨時間的延長和用量的增加而加劇。
  
 ?、鄄煌6鹊膹突旆柿稀Q芯孔C明,不同粒度的復混肥之增產效果差異很大,粒度過大造成作物減產,與養分的溶解釋放有關。粒狀或球狀的復混肥在水稻田中溶解緩慢,養分流失較少,化肥利用率高,肥效穩定。但由于前期肥效較緩,有時影響水稻返青和分蘗,需配合施用速效性的單質氮肥。
  
 ?。?)復混肥料的施用期。
  
  顆粒狀復混肥比單質化肥分解緩慢,因此,一般用作基肥、種肥效果較好。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小麥、玉米、甘薯、谷子等作物上的試驗,在作物生育前期或中期附加單質化肥作追肥的條件下,復混肥料,無論是二元還是三元,均以基肥為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