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大棚香沙芋間作馬鈴薯

   日期:2015-11-05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254    
利用大棚栽培香沙芋,可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40天左右,市場售價每公斤高2~3元,增產(chǎn)增收顯著。同時,在香沙芋行間間作馬鈴薯,能充分利用資源,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目前該模式已在啟東市合作鎮(zhèn)等地推廣應(yīng)用,現(xiàn)將主要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香沙芋1月上中旬在大棚內(nèi)整地施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復(fù)合肥20公斤。整地后做壟,壟距70~80厘米,溝寬40~50厘米、深25~30厘米。選擇無病、無傷口、頂芽充實、單個重30克左右的子芋做芋種。將壟溝內(nèi)土壤翻松整細,種芋頂芽朝上擺入,株距35厘米,每畝栽3000株左右,栽后澆水,覆土2~3厘米厚,加蓋地膜。出苗前不揭膜通風(fēng);出苗后保持棚溫白天在28~30℃、夜間在15~18℃;發(fā)棵后保持棚溫白天在25~28℃、夜間在15℃以上。香沙芋整個生長期施3~4次追肥,一般在苗有2~3張真葉時每畝施稀糞水500公斤作提苗肥;在苗有5張真葉、進入發(fā)棵期時每畝施腐熟人畜糞1000公斤、腐熟餅肥100公斤作發(fā)棵肥,施肥后進行第一次小培土;在苗有7~8張真葉、地下球莖開始膨大時重施膨大肥,每畝用復(fù)合肥50公斤、碳酸氫銨30公斤和適量草木灰拌勻,施在兩棵芋苗之間,施肥后進行第二次培土,使壟溝與地面齊平。香沙芋發(fā)棵及球莖膨大期加強水分管理,保持田間濕潤。大暑前后第三次培土,培土高度15~20厘米,使原壟背形成10~15厘米深的壟溝,并覆蓋秸稈保墑。在芋艿生長中期,噴施塊根塊莖膨大素2~3次。香沙芋病害主要有疫病和腐敗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害蟲主要有紅蜘蛛、斜紋夜蛾、豆天蛾、蠐螬等,可選用合適的殺蟲劑防治。
 
    馬鈴薯 選用克新4號等品種,1月下旬香沙芋播種后,在壟背上開播種溝,溝深10厘米。馬鈴薯需肥量大,尤喜磷鉀肥,因此要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將種薯切成塊,每塊25克左右,以帶1~2個芽為宜。按株距20厘米將薯塊排于播種溝內(nèi),每畝穴施45%高濃度復(fù)合肥25公斤作種肥,注意肥、種隔開,蓋土后覆蓋地膜。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早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公斤。結(jié)薯初期每畝施尿素10公斤作薯塊膨大肥,結(jié)薯期保持土壤濕潤。馬鈴薯病害主要有晚疫病和病毒病,害蟲主要有瓢蟲等,注意及時防治。薯塊成熟后及時收獲,確保香沙芋田間通風(fēng)透光,馬鈴薯地上部莖葉可留在田間作綠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wù)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廣告服務(wù)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zé)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