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韭菜做為一種鮮香味美、柔嫩適口的速生蔬菜,倍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為我們廣大的溫室韭菜種植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日新月異的餐桌文化帶給人們的研究課題也越來越多。就日光溫室韭菜而言,提高產品質量,規范化栽培,加速運營等方面,都值得人們去思考,去研究。多年來,韭菜生產一直徘徊在傳統栽培的水平上,依靠種植數量取勝。這種生產模式已經遠遠趕不上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在全面總結傳統栽培技術的基礎上,我們創造性的開展了韭菜育苗撮植移栽技術研究,并獲得了全面的成功,為今后改進韭菜的栽培技術奠定了基礎。現就具體的育苗撮植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一、選好良種 培育壯苗
?。?)、品種選擇:選擇主桿青、生長快、不倒伏、產量高,適宜在本地溫室栽培的雪韭(791)進行種植。
(2)、溫室選擇:選擇保溫設施好,利于通風排濕,方便耕作,土壤疏松肥沃,無鹽堿。沒有種過蔥蒜類蔬菜的溫室進行種植。
?。?)、苗床制作:提前一年漚制發酵好制作苗床所用的有機肥,如桔桿,牛糞等。2月份結合整地作畦,先將精心漚制腐熟好的有機肥按每畝3方的要求均勻的撒施到育苗溫室的地表。同時,結合撒施有機肥畝施磷二銨10Kg,硫酸鉀10Kg,硝酸銨10Kg。苗床做成寬1.2m,長以溫室的寬為標準。中間用30cm的操作行隔開,操作行的制作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確定。可就地取土,堆積夯實成?。阂部刹捎脽u或水泥預制件構筑。總之苗床要達到精平細整、規范整齊、方便操作的要求。
?。?)、嚴格消毒:把好“三關”是培育無病苗子的基礎。即:“溫室消毒關、苗床消毒關、種子消毒關”。播前一星期,用5%高錳酸鉀藥液噴灑溫室的全部設施,包括地表、棚架、墻壁等,再結合用百菌清煙劑薰蒸一晝夜,對溫室進行消毒。苗床消毒不僅要做好有機肥的消毒,更重要的是做好苗床土壤的消毒工作。有機肥進溫室前,先用800倍多菌靈藥液結合翻肥倒入,達到混拌均勻,然后堆高隔合、即覆蓋棚膜悶12--24小時。苗床撒施多菌靈粉劑兌成的藥土(一般1kg藥粉??20kg土混拌均勻),用量每平方米8g,并結合有機肥的施入、翻地、澆水讓其均勻的分布在1―20cm的土層中。種子播前用5%的高錳酸鉀藥液浸泡10分鐘,之后用清水清洗3―4次,再用20℃的清水浸泡一晝夜,澇出后用濕布包裹,放在15--20℃的地方催芽,每日用清水淘洗1―2次,經2―3天胚根準備伸出來時,就可以播種。
(5)、播種及播量:根據北方天氣的寒冷狀況,溫室韭菜育苗的播期最好避開12月下旬到2月上旬這一低溫時段。苗期70--80天為宜。一般2月中、下旬播種。播種時苗床地溫至少要達到12℃以上。播種方法分干播法和濕播法兩種。
干播法:按10―12cm的行距,開1.5―2cm的淺溝,將種子撒于溝內(或進行撒播),再平整畦面,覆蓋種子,輕微鎮壓后灌水。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濕潤,最好是覆蓋上簿膜,防止土壤板結。
濕播法:首先在畦內澆足底水,水滲后播種,最后覆蓋2―3cm的細土,借以減少水分蒸發和提高床溫。為了防止土壤板結,亦可以采用兩次覆土的辦法,在第一次覆土返潮之后,再進行第二次覆土。
播種量:每畝播種量5―6kg,若種子不純凈或發芽率低時,應酌量增加。
?。?)、播后管理:從播種到出土所需的日數,取決于苗床的溫度。白天溫度要控制在15--20℃,夜間不能低于12℃。一般播后6―7天就可出土。出土后先揭去簿膜。在管理技術上掌握前期促苗,后期蹲苗的原則。促的目的是加速發根長葉。苗高15cm左右時,又要適當控制灌水,防止秧苗過細引起倒伏爛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追肥、灌水、除草和滅蟲。為了促進幼苗生長,結合灌水追施腐熟糞或化肥2―3次,并結合澆水沖灌敵百蟲,每畝用藥量1.5―1kg防治韭蛆。
二、適時移栽 加強管理
1、移栽準備:移栽前,結合土壤翻耕施入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10M3,硫酸鉀復合肥30KG,尿素20KG,而后耙碎、整平、做畦。溝栽的應按計劃行距開好移栽溝,然后起苗,剪去過長的須根以利移栽。若秧苗過大,應剪去一段葉片,使之在根系恢復吸收機能,減少葉面水分蒸騰,維持植株水分平衡。
2、適時移栽:韭菜的移栽時期,應根據播種早晚和秧苗的大小而定。株高18―20CM是韭菜定植的適宜苗齡。所以要根椐苗子的長勢情況對移栽時間做適當的調整。一般5月中下旬移栽比較好。
3、栽培形式:主要有畦栽和溝栽兩種。溝栽,一般行距20―30CM、穴距10―15CM、每穴10―20株,由于行距加大便于培土軟化和其它管理,適于在肥沃土壤上栽培寬葉韭菜。畦栽,行距15CM、穴距12CM、每穴6―8株。由于栽植較密,不能培土軟化,適于生產青韭。
韭菜的移栽深度,以不超過葉鞘為宜,過深分蘗減少,過淺容易散撮。栽后及時灌水以利成活。
4、田間管理:韭菜移栽當年的管理非常重要,著重“養根壯秧”,培養茁壯的根株,為以后高產打基礎。新葉長出后澆緩苗水,促其發根長葉,而后中耕保墑,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進入高溫季節,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注意防治病蟲害。每隔5―7天灌水一次,結合追速效氮肥2―4次。
三、因地制宜 科學收割
當年移栽的韭菜,要根據地力和韭菜苗子的長勢情況決定是否采收。一般當年移栽的韭菜當年最好不要采收,而且,冬天不能急于扣棚膜,讓其經歷一段寒冷的時間后,在元月底2月初扣棚膜。這樣有利于“促根壯秧”,來年高產。扣棚時,先將溫室內凍干的殘枝落葉清理干凈。
收割時,留茬高度必須適當,過淺影響產量和品質,過深損傷根莖。一般割口處如為綠色,則說明下刀過淺,白色說明下刀過深,割口以黃色較為適宜。一般第一次收割,留茬5―6CM,而后每割一次,留茬應比前茬再高出1.5―2CM為宜。每茬韭菜的生長日數以長足30天為佳,早收影響植株營養物質的積累,容易導致早衰;晚收,植株容易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