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長毛對蝦養殖

   日期:2015-11-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7    
    長毛對蝦的養殖技術與中國對蝦基本相同,在養成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苗種運輸:  
       
    在我市長毛對蝦蝦苗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出苗,此時氣溫較高,運苗密度不宜過高,長途運輸一般用尼龍袋(無毒聚乙烯雙層薄膜袋)80-90厘米×50-60厘米,盛水充氧。每袋灌新鮮海水1/3,裝苗0.5-1萬尾,充氧2/3。在氣溫23℃以上,運輸時間可維持8小時左右。蝦苗運到后,應把苗袋置于池水中飄浮一段時間,使袋內外水溫逐漸相近,然后打開苗袋,灌入部分池水以調節海水比重,稍待一會,再將苗倒出。  
       
    二、蝦苗中間培育(暫養):  
       
    長毛對蝦大多用于第二茬養殖。為了充分利用蝦池,安排好兩茬蝦的輪養,長毛對蝦蝦苗應先經暫養。暫養技術見蝦塘綜合養殖第二節。通過暫養,蝦苗個體增大,抗御水環境變化和躲避敵害的能力有所提高,存活率相對穩定,再次計數放養準確率高,可以比較正確地控制投餌,提高餌料效率。  
       
    三、放養密度:  
       
    每畝蝦池放苗數量,應根據蝦池保水深度、換水條件、蝦苗規格和養殖技術水平而定。一般平均水深1.5米,日換水率可達20%的蝦池,每畝放養經暫養的2-3厘米大規格蝦苗6000-8000尾,直接放養0.8-1厘米的出廠苗,以每畝1.2-2萬為宜。  
       
    四、餌料與投喂量:池塘養殖的長毛對蝦食性雜,可以投喂配合餌料為主,在養殖后期適當投喂鮮活餌料。投喂量根據對蝦攝食的速度以及對蝦個體大小、天氣、水質等情況作適當調整。根據各地養殖經驗,對蝦平均體重0.2-1.5克(體長約2.5-5厘米),日投配合餌料量為對蝦體重的30-20%,分5-6次投喂。體重2-5克(體長約長5.5-7.5厘米),投15-16%;體重12-20克(體長約10-12厘米),投5%;體重20克(體長12厘米)以上,投3%,均分3-4次投喂。凌晨和日落前的投餌量占日投餌量的60%以上。暴雨、悶熱天和水溫超過34℃時應少投或不投。養殖蝦鮮活餌料最好能占總量的1/3。  
       
    五、病害防治:  
       
    長毛對蝦常見疾病有紅腿病、黑鰓病、軟殼病、外寄生蟲病、真菌病等。  
       
    1、紅腿?。喊Y狀表現為附肢特別是游泳足變紅,頭胸甲鰓區呈黃色。病蝦一般在淺灘或塘邊緩慢獨游、厭食。該病多發于環境條件惡化或餌料不良。防治措施:高溫季節提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質;不投喂或少投喂鮮活餌料,嚴禁投喂腐敗變質的小雜應魚蝦。使用氯霉素或復方新諾明按0.1%用量混合餌料,連續投喂5-7天;同時用漂白精0.5-0.8ppm或漂白粉1-2ppm全塘潑灑,每1-2天潑一次,連潑2-3次。  
       
    2、黑鰓?。喊Y狀是鰓組織壞死變黑,能引起對蝦大批死亡。該病主要是因水源含有過量的重金屬;池底惡化含有過多的氨和亞硝酸鹽;以及硫酸銅或高錳酸鉀用量過大所致。預防措施:徹底清淤;定期潑灑生石灰5-15千克/畝。餌料中添加維生素C,添加量為0.1%。  
         
    3、軟殼?。阂话阏J為餌料不足或營養缺乏所致。防治方法:多投喂鮮活餌料,配合餌料中添加維生素C0.1%。  
       
    4、外寄生蟲?。撼R姷挠芯劭s蟲、鐘形蟲等。主要是由于池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碎屑,或因對蝦體已感染病害而附著于蝦體及鰓組織,造成呼吸困難而死亡。防治措施:合理投餌,適量換水,降低蝦塘有機質含量,采取增氧措施,保持塘水溶氧不低于5mg/L;使用10-15ppm茶籽餅全塘潑灑,促使對蝦脫殼,脫殼后換水。  
       
    5、甲殼潰瘍?。ê职?、黑斑?。?,用孔雀石綠0.1ppm加福爾馬林25ppm全塘潑灑,連續2-3天。  
       
    六、收獲:  
    
    目前多采用扳罾及排水方法收蝦。在對蝦密度較高的蝦塘先用扳罾捕蝦,這樣既能提高對蝦的成活率。又能根據市場需求掌握捕撈數量;排水收蝦時,要隨時觀察,進入袖網中蝦的數量,及時倒出。賣活蝦時閘門排水要緩,網中蝦的數量不能太多以免對蝦逼死或機械損傷,一般情況長毛對蝦排水收蝦需翻復幾潮才能將塘內蝦放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