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杜鵑花的死因及其防治

   日期:2015-11-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杜鵑花,常見的病蟲害原因很多。筆者養花多年,從實踐中歸納為八種原因。

    一、病害 

    黑斑病是杜鵑的主要病害,6~8月發病較為嚴重,氣溫在25℃~32℃時發病最為嚴重。氣溫在10℃以下,此病可停止漫延。發病后,葉片形成黑斑,漸漸干枯脫落。這是杜鵑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治:1、燒毀病葉。2、藥物防治。①用50%可濕性多菌靈600~800倍液或退菌特噴灑葉片,有效率達95%以上;②用乙磷鋁600~800倍液噴布。三種藥物每7天噴一次,共噴3~5次即可痊愈,有效率100%。 

    二、蟲害 

    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有紅蜘蛛、粉蚧、短須螨,發生在5~10月。受害后,葉片出現褐紅色斑點,破壞了新陳代謝功能,葉片脫落,造成死亡。 

    防治:1、要保證做到通風透氣、氣溫涼爽。2、藥物防治。①用50%的樂果乳劑1200~1400倍液,連噴3~4次,7~10天噴一次,有效率100%。用50%的敵敵畏乳劑1800~2000倍液連噴3次,效果達100%。②用50%的三硫磷乳劑3000~4000倍液噴布,葉面及葉背都要噴到。③用三氯殺螨醇2000倍液噴灑,有效率達100%。噴藥要抓住時機,有針對性地防治,方可獲滿意效果。 

    三、土害 

    杜鵑死亡除了病蟲害外,主要是土害。 

    1、盆土堿化。盆土堿化后會導致植株爛根、葉黃、脫落、死亡。防治方法:一是澆灌0.1%~0.2%硫酸亞鐵水液,每周一次,澆4~5次,即可痊愈;二是換土,pH值在6~6.5之間為宜;三是澆0.1%濃度的糖水或漚制水果的水液;四是定期測定盆土的酸堿度,若偏堿性,則應立即換土或澆硫酸亞鐵水液等。 

    2、盆土酸化。盆土酸化會導致植株在7~10天內死亡。防治方法:1.立即換盆土,保持潔凈,不要隨便在盆內投入雜污和果皮果肉;2.要經常松土,保持土壤通氣良好,要定期測定pH值的大小,及時調整盆土;3.盆中切不可滴入鹽水和食用油等,更不可用刷鍋水洗碗水洗魚水澆花,如有上述情況,須及時把盆土換掉為好。 

    四、肥害 

    杜鵑怕濃肥、生肥。一是怕生濃的人糞尿、臭雞蛋、死動物等。這些肥固然是好肥,但在用后,一旦發酵,會燒根、爛根,造成死亡。肥料一定要發酵腐熟后,施用時兌水10~20倍才可施用,每次宜少宜淡。2~5月施肥較好;二是怕高溫時施肥,施后易爛根。杜鵑施肥一般在春秋季,夏季的七、八月最好不要施肥;三是除施有機肥,有時亦可適量施、噴無機肥,但比例要按照說明使用,而且宜淡勿濃。 

    五、水害 

    杜鵑也能喪命于水。盆土積水4~6天,其根就會窒息缺氧而死亡,葉落枝枯。盆土若持水量只占18%以下者,在20天左右也必定會死亡。澆水要適宜,要保持盆土有50%~60%的水分。夏天一天澆1~2次水,冬天4~5天澆一次水,做到不干不澆,干則澆,保持盆土正常濕潤。要經常松土,使盆土疏松透氣,便干排水,使根系生長良好。 

    六、根害 

    杜鵑在適宜的生長環境里根系可以長成一團,兩年若不翻盆換土,根系就不能吸收養分和水分,造成死亡。因此每年秋冬要切根,以利新根生長。年年修根,以促進植株的生長勢,開花多、開花大。也可以從小盆換入大盆中養護。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