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砂化柞蠶場的綜合治理

   日期:2015-11-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鳳城市現有柞蠶場170萬畝,年放養柞蠶1.7萬把,全市農民年平均收入超億元。但由于柞蠶場承包期偏短,加之農民重放養輕建設,部分柞蠶場一度曾出現砂化現象,影響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采取綜合措施治理砂化蠶場,取得了明顯效果。 

    1.鱗片狀砂化的治理 鱗片狀砂化的柞蠶場俗稱“破皮山”,治理要在搞好補植的基礎上進行。一是移栽草墩,在早春或雨季,就近挖羊胡子苔草、結縷草、苫房草等草墩,帶土移栽在砂化斑塊上,呈橫坡帶狀或“品”字形栽植,栽植面積應占1/3左右。二是栽種灌木,選用胡枝子、紫穗槐、花木蘭等先鋒植物,栽種在砂化斑塊上。 

    2.大片砂化坡面的治理 大片砂化是指面蝕和溝蝕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柞蠶場地段。應在搞好柞樹補植的基礎上,以生物措施為主,進行綜合治理。要在徑流源頭或砂化坡面的上沿,挖筑水平溝埂,控制和分散徑流,減輕對砂化坡面的危害。選用抗旱耐瘠的草灌植物,以豆科植物為主,用等高密植串帶的形式,培植高矮搭配的人工植被。柞樹雙行串帶,行距0.5米,帶距2米,每畝播種橡實30公斤左右。胡枝子為3行串帶,行距0.5米,穴距0.4米,每穴栽植3~4株。實踐證明,以柞樹與胡枝子相間配置為治理砂化柞蠶場的優化模式,治理5年以后,砂化斑的植被覆蓋率由10%提高到70%;水土流失量減少9.5%~52%。 

    3.侵蝕溝的治理 砂化柞蠶場的溝谷,一般正處于溝頂延伸、溝谷下切、溝岸擴展的活動或半活動發展時期。因此,首先應在溝頭上部采用植物措施或工程措施做好溝頭防護。然后,治溝修筑谷坊,并在谷坊的上下或淤成的臺上,及時栽上刺槐、紫穗槐大苗,發揮兩種措施相結合的作用。 

    4.超陡坡的治理 砂化柞蠶場超陡坡地段,上部可用橡實直播串帶,覆蓋砂化面。下部可栽植刺槐,養成片林,既可綠化陡坡,將來還可樵采薪炭。 

    5.封場育柞休閑輪放 砂化嚴重的柞蠶場,要封場育柞,休閑輪放。在柞蠶場封閉期間,不放蠶,不輪伐,不清割,使柞樹和草灌植物得以修養生息。同時,還要采取植物措施和半工程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待柞蠶場恢復為密閉型植被,柞樹長勢正常后,再開封養蠶。據調查,封場育柞10年又開封養蠶的柞蠶場,枯草落葉層厚度增加3.6倍,腐殖質層增加1倍,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54%,全氮含量65.75%,千粒繭重提高16.8%。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