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區白云鄉,去年集中成片示范種植了水稻-草莓-萵筍多元多熟高產栽培技術農田300畝,獲得畝平1.2萬元的好效益。現將主要作法介紹于后:
1.深溝高廂除濕害。改善排水系統、降低土壤濕度,是戰勝濕害、減輕病害、提高土壤功能作用的基礎措施。在水稻收獲后,劃廂開溝,一般廂寬250厘米,溝深30~34厘米,溝寬27厘米,使廂溝排盡地表水,主溝瀝干耕層水,背溝切斷外來水,邊溝疏通全田水,達到明水自流、暗水自降,雨住田干的標準。
2.選擇對路優質品種。在品種選擇上,草莓應以童子1號為主,適當搭配其它高產、抗病優質品種,水稻以D優168、宜香優1577為主體,適當搭配菲優多系1號等高產優質品種。萵筍以竹葉青為主,適當搭配其它高產優質早熟品種為宜,在肥料施用上,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的施肥原則,一般畝用牛踏肥1500~2000千克,有機鉀肥8千克,有機磷肥25~30千克,有機鋅肥0.5千克,有機硼肥0.3千克,拌均一次性深施作基肥。
3.起壟作廂,嚴格蓋膜。一是規范做廂。起壟作廂上,在250厘米中起壟廂三個,壟寬67厘米(壟與壟之間17厘米),在壟廂中開一條寬27厘米、深20~30厘米的一個底肥溝,把所配好的底肥一次性施入溝內后,再畝施優質水肥1600~2000千克,復土做廂,壟高20厘米、壟邊10厘米,使其廂面形成“弧型”為宜,并檢凈石塊、雜根,隨即蓋膜。二是科學蓋膜,在蓋膜上,做到“嚴、緊、實”。即:“嚴”是地膜緊貼地面,不留空隙;“緊”是地膜縱橫向邊度適度拉緊,以保護地膜,提高保濕除草效果;“實”是將地兩邊垂直埋入廂兩邊土中并踩實,達到不呼風漏氣為佳。
4.規范移栽。①水稻,海拔600米區域,在3月5日播種,4月20日移栽。栽前畝用有機肥1500千克,有機磷25千克,有機鉀9千克、鋅肥2.5千克一次性深施作基肥。其規格上田24厘米×(27厘米+34厘米),中田24厘米×(27厘米+30厘米)畝植2萬窩左右。8月底到9月上旬收獲后,深溝高廂,一般廂寬250厘米、溝深30厘米、溝寬30厘米,精細整地,搶栽一季萵筍。
②萵筍,在8月上旬播種,9月下旬移栽前畝用有機肥15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萵筍專用肥30千克,混勻一次性深施作基肥。其規格,行距40厘米、窩距34厘米,畝植5000株左右。10月底至11月初收獲后,隨即整地培肥,搶栽一季地膜草莓。
③草莓。在8月下旬排苗。11月上旬移栽,在250厘米內栽三廂草莓。每廂寬67厘米(廂與廂之間17厘米),在廂中開一條施肥溝,把底肥一次性施入溝內,再每畝施優質水肥1600~2000千克后,復土做廂,把廂面做成“瓦背型”,并撿去石塊和雜根。在規范移栽上,67厘米內,栽雙行錯窩單株,苗子分等,打孔移栽。其規格窩距34厘米、行距60厘米、畝植3000~3500株為宜。
5.科學管理。①水稻在田管上,主要采取“早、穩、補”的措施即:“早”是早施分蘗肥,爭早蘗,爭大穗。水稻移栽20天后,要及時追肥,一般畝用尿素5~10千克,對水肥1500~2000千克潑施,分蘗后,要看苗追肥。“穩”是穩施穗肥。這次追肥,要根據水稻“三黃三黑”規律看苗施肥。“補”是補施飽粒增重肥,抽穗前10天是補施飽粒增重肥的最佳時間,一般畝用“920”一克,對水30~40千克,葉面噴施,有利齊穗,在揚花前期和末期,分別用96%以上的磷酸二氫鉀液,葉面噴施,畝0.3%~0.4%肥液50~60千克。
②萵筍。在管理上,采取“勤、重”措施。“勤”是追肥水,當萵筍移栽成活后,每隔3~5天追施肥水一次,一般每畝用尿素3~5千克,磷酸二氫鉀1千克,加清糞水1600千克窩施,萵筍以移栽到拔節的管理目標是“攻”為主,其次是看苗施肥。“重”是重施拔節壯莖肥。一般畝用尿素8~10千克,加磷酸二氫鉀1~2千克,對水肥1000~2000千克窩施,有利提高商品質量,每7~10天追施一次,其次是清溝排濕,并注意各個時期的病蟲防治。
③草莓。在11月中下旬移栽成活后,還要起拱復二層膜,使草莓在膜內空間生長,一般拱高30厘米為宜,若溫度降到零下5度以下,還要搭草簾保溫。翻春后,溫度逐步回升,要查苗補缺,一般畝用尿素3~5千克,加96%以上的磷酸二氫鉀0.5千克,加清糞水50~6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3月中下旬揭去第一層保溫膜,再畝用氧化鉀0.5~1千克,加有機磷肥0.5~1千克,對糞水50~6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在開花前,畝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液,加50~60毫克的葉面寶,葉面噴施促大果,4月初再施一次掛果肥,一般畝用尿素5千克,加磷酸二氫鉀1~1.5千克千克,糞水5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分批采果,在掛果前,平鋪一層膜,以免污染產品,并注意各時期的病蟲防治。
1.深溝高廂除濕害。改善排水系統、降低土壤濕度,是戰勝濕害、減輕病害、提高土壤功能作用的基礎措施。在水稻收獲后,劃廂開溝,一般廂寬250厘米,溝深30~34厘米,溝寬27厘米,使廂溝排盡地表水,主溝瀝干耕層水,背溝切斷外來水,邊溝疏通全田水,達到明水自流、暗水自降,雨住田干的標準。
2.選擇對路優質品種。在品種選擇上,草莓應以童子1號為主,適當搭配其它高產、抗病優質品種,水稻以D優168、宜香優1577為主體,適當搭配菲優多系1號等高產優質品種。萵筍以竹葉青為主,適當搭配其它高產優質早熟品種為宜,在肥料施用上,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的施肥原則,一般畝用牛踏肥1500~2000千克,有機鉀肥8千克,有機磷肥25~30千克,有機鋅肥0.5千克,有機硼肥0.3千克,拌均一次性深施作基肥。
3.起壟作廂,嚴格蓋膜。一是規范做廂。起壟作廂上,在250厘米中起壟廂三個,壟寬67厘米(壟與壟之間17厘米),在壟廂中開一條寬27厘米、深20~30厘米的一個底肥溝,把所配好的底肥一次性施入溝內后,再畝施優質水肥1600~2000千克,復土做廂,壟高20厘米、壟邊10厘米,使其廂面形成“弧型”為宜,并檢凈石塊、雜根,隨即蓋膜。二是科學蓋膜,在蓋膜上,做到“嚴、緊、實”。即:“嚴”是地膜緊貼地面,不留空隙;“緊”是地膜縱橫向邊度適度拉緊,以保護地膜,提高保濕除草效果;“實”是將地兩邊垂直埋入廂兩邊土中并踩實,達到不呼風漏氣為佳。
4.規范移栽。①水稻,海拔600米區域,在3月5日播種,4月20日移栽。栽前畝用有機肥1500千克,有機磷25千克,有機鉀9千克、鋅肥2.5千克一次性深施作基肥。其規格上田24厘米×(27厘米+34厘米),中田24厘米×(27厘米+30厘米)畝植2萬窩左右。8月底到9月上旬收獲后,深溝高廂,一般廂寬250厘米、溝深30厘米、溝寬30厘米,精細整地,搶栽一季萵筍。
②萵筍,在8月上旬播種,9月下旬移栽前畝用有機肥15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萵筍專用肥30千克,混勻一次性深施作基肥。其規格,行距40厘米、窩距34厘米,畝植5000株左右。10月底至11月初收獲后,隨即整地培肥,搶栽一季地膜草莓。
③草莓。在8月下旬排苗。11月上旬移栽,在250厘米內栽三廂草莓。每廂寬67厘米(廂與廂之間17厘米),在廂中開一條施肥溝,把底肥一次性施入溝內,再每畝施優質水肥1600~2000千克后,復土做廂,把廂面做成“瓦背型”,并撿去石塊和雜根。在規范移栽上,67厘米內,栽雙行錯窩單株,苗子分等,打孔移栽。其規格窩距34厘米、行距60厘米、畝植3000~3500株為宜。
5.科學管理。①水稻在田管上,主要采取“早、穩、補”的措施即:“早”是早施分蘗肥,爭早蘗,爭大穗。水稻移栽20天后,要及時追肥,一般畝用尿素5~10千克,對水肥1500~2000千克潑施,分蘗后,要看苗追肥。“穩”是穩施穗肥。這次追肥,要根據水稻“三黃三黑”規律看苗施肥。“補”是補施飽粒增重肥,抽穗前10天是補施飽粒增重肥的最佳時間,一般畝用“920”一克,對水30~40千克,葉面噴施,有利齊穗,在揚花前期和末期,分別用96%以上的磷酸二氫鉀液,葉面噴施,畝0.3%~0.4%肥液50~60千克。
②萵筍。在管理上,采取“勤、重”措施。“勤”是追肥水,當萵筍移栽成活后,每隔3~5天追施肥水一次,一般每畝用尿素3~5千克,磷酸二氫鉀1千克,加清糞水1600千克窩施,萵筍以移栽到拔節的管理目標是“攻”為主,其次是看苗施肥。“重”是重施拔節壯莖肥。一般畝用尿素8~10千克,加磷酸二氫鉀1~2千克,對水肥1000~2000千克窩施,有利提高商品質量,每7~10天追施一次,其次是清溝排濕,并注意各個時期的病蟲防治。
③草莓。在11月中下旬移栽成活后,還要起拱復二層膜,使草莓在膜內空間生長,一般拱高30厘米為宜,若溫度降到零下5度以下,還要搭草簾保溫。翻春后,溫度逐步回升,要查苗補缺,一般畝用尿素3~5千克,加96%以上的磷酸二氫鉀0.5千克,加清糞水50~6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3月中下旬揭去第一層保溫膜,再畝用氧化鉀0.5~1千克,加有機磷肥0.5~1千克,對糞水50~6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在開花前,畝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液,加50~60毫克的葉面寶,葉面噴施促大果,4月初再施一次掛果肥,一般畝用尿素5千克,加磷酸二氫鉀1~1.5千克千克,糞水50千克,用化肥深施器深施。分批采果,在掛果前,平鋪一層膜,以免污染產品,并注意各時期的病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