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種指數和產量的提高及施肥比例不當,使得近幾年土壤中鉀的比例明顯偏低。對棉花來說,土壤中鉀素的缺乏,不僅會使棉田減產,而且還會降低棉纖維品質,給棉農造成經濟損失。
棉花缺鉀癥狀從大田來看,表現為斑駁黃化,長勢弱,植株矮小,參差不齊;當缺鉀且氮肥較多時,則表現為葉片焦枯干卷,提早脫落,有的還導致紅(黃)葉枯病。從單株來看,缺鉀癥狀由下而上發展,癥狀由葉緣到中央,由葉尖到葉基。表現為下部果枝發育很差,結鈴少而小,中部果枝略開展,果節仍較少,與正常的寶塔株型對比明顯。棉花中下部葉片則表現為葉尖葉緣黃化焦枯,葉片皺縮,有的形成“雞爪形”。棉花缺鉀,前期結鈴大幅度減少,遲發早衰,減產幅度大,棉纖維品質差。
防治措施增施鉀肥:鉀肥的施用應做到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用有機肥做底肥,在嚴重缺鉀的土壤上,化學鉀肥做底肥的比例應適當大一些,當棉田表現缺鉀時,要及時追肥和葉面噴肥。在棉花吸氮的高峰期(花鈴期)要及時追施鉀肥,以防氮鉀比例失調而促發缺鉀癥。
加強田間管理:提倡冬季翻耕,以減輕或消除還原性物質對棉花根系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土壤中鉀的釋放,以提高土壤中的供鉀水平。此外,在鉀肥施用得不到充分保證時要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由氮肥施用過量而引起棉花缺鉀癥。
棉花缺鉀癥狀從大田來看,表現為斑駁黃化,長勢弱,植株矮小,參差不齊;當缺鉀且氮肥較多時,則表現為葉片焦枯干卷,提早脫落,有的還導致紅(黃)葉枯病。從單株來看,缺鉀癥狀由下而上發展,癥狀由葉緣到中央,由葉尖到葉基。表現為下部果枝發育很差,結鈴少而小,中部果枝略開展,果節仍較少,與正常的寶塔株型對比明顯。棉花中下部葉片則表現為葉尖葉緣黃化焦枯,葉片皺縮,有的形成“雞爪形”。棉花缺鉀,前期結鈴大幅度減少,遲發早衰,減產幅度大,棉纖維品質差。
防治措施增施鉀肥:鉀肥的施用應做到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用有機肥做底肥,在嚴重缺鉀的土壤上,化學鉀肥做底肥的比例應適當大一些,當棉田表現缺鉀時,要及時追肥和葉面噴肥。在棉花吸氮的高峰期(花鈴期)要及時追施鉀肥,以防氮鉀比例失調而促發缺鉀癥。
加強田間管理:提倡冬季翻耕,以減輕或消除還原性物質對棉花根系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土壤中鉀的釋放,以提高土壤中的供鉀水平。此外,在鉀肥施用得不到充分保證時要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由氮肥施用過量而引起棉花缺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