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鴨減蛋綜合癥的診治措施

   日期:2015-10-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7    
  河間市某櫻桃谷種鴨場在2006年12月份發生一起開產日齡推遲,產蛋上升緩慢,不能達到產蛋高峰,以及產軟殼蛋、薄殼蛋很多的疫病。曾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均無效,病鴨首先出現明顯的食料減少,隨后產蛋率急劇下降,極少發生死亡,部分病鴨有流淚,部分病鴨具有類似出血敗血綜合癥的若干病理變化特征。 

  一、臨診癥狀  此櫻桃谷種鴨群初期癥狀不期顯,采食和外觀無異常。后期表現精神沉抑,部分種鴨羽毛松亂,下痢;該批櫻桃谷種鴨155日齡才見蛋,開產日齡推遲,產蛋上升緩慢及不能達到產蛋高峰,180日齡產蛋達45%,220日齡時產蛋升到70%,最高峰產蛋率為75%;種蛋合格率明顯下降,不合格種蛋比例上升,產畸形蛋、薄殼蛋、破殼蛋,蛋殼表面粗糙,外面布滿石灰狀物。畸形蛋蛋白、蛋黃正常。后來蛋形變小,蛋重變輕,蛋殼色澤變淡,蛋殼變薄、變軟、粗糙。發病后期采食量有明顯下降變化。 

  二、剖檢病變  發病初期剖檢生殖系統無異常情況,后期剖檢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卵巢萎縮、變小,子宮和輸卵管粘膜出血和卡他性炎癥,輸卵管粘膜肥大增厚;腔內見白色滲出物或干酪樣物;還有的輸卵管萎縮、腺體水腫,染色可見單核細胞浸潤,粘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病變細胞可見核內包涵體。 

  三、細菌分離  以無菌操作取肝、脾、輸卵管內容物等病料接種到普通瓊脂培養基、鮮血瓊脂及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置于37℃培養箱中培養72小時,結果未見有細菌生長。 

  四、血清學檢查  隨機抽取11份血清樣本進行減蛋綜合癥的HI試驗,結果全部陽性。 

  五、診斷  根據臨診癥狀、病理變化及血清學檢查,確診該櫻桃谷種鴨群發生的是鴨減蛋綜合癥。 

  六、治療  首先對鴨群作必要的對癥治療,即飼喂環丙沙星等抗生素類藥物,減少交叉感染;調整飼料配方,補充氨基酸、多種維生素保持其平衡。并對同批櫻桃谷種鴨群作緊急接種禽腺病毒滅活苗,同時飼喂多維以減少應激,接種后觀察其產蛋情況。由于我們發現與治療及時,發病周期控制在3周左右,且種鴨群生產性能恢復較好,但仍不能完全恢復到發病前的水平。 

  相關鏈接: 

  鴨減蛋綜合癥的預防 

  鴨減蛋綜合癥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各品種的產蛋期母鴨都有發生。該病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某些腺病毒及其它一些病原因素和營養缺乏因素(如蛋氨酸、精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缺乏等)引起的,以鴨群產蛋率急劇下降為特征的急性、低致死率的傳染病。主要發生于產蛋鴨群,其傳染途徑既可經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水平傳播。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統,經繁殖、喉頭和排糞時排毒。本病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在飼糧中增加維生素、魚肝油和礦物質以利于產蛋的恢復。該病重點在于預防,在開產前接種鴨減蛋綜合癥疫苗可有效防制本病。 

  1.對種鴨群,從幼齡期起,堅持用“鴨產蛋下降綜合癥油乳劑滅活疫苗”實施合理的免疫接種程序:于15~20日齡接種該疫苗一次,皮下注射0.5毫升/只,產蛋前1個月接種1次肌注1~1.5毫升/只,以后每年春末、冬初(或中秋)各接種一次,1.0~1.5毫升/只。在此免疫接種過程可以同時考慮配合免疫接種大腸桿菌滅活苗和鴨瘟疫苗,并作好常規的飼養管理與衛生消毒工作。 

  2.控制好環境。(1)由于此病是垂直傳播,因此要嚴格注意從非疫區引種,杜絕EDS76病毒的傳入,以減少發病機會。堅決不能使用來自感染鴨群的種蛋。(2)病毒能在糞便中存活,具有抵抗力,因此要有合理有效的衛生管理措施。嚴格控制外人及野鳥進入鴨舍,以防疾病傳播。(3)對肉用鴨采取“全進、全出”的飼蕎方式,對空鴨舍全面清潔及消毒后,空置一段時間方可進鴨。對種鴨采取鴨群凈化措施,即將產蛋鴨所產蛋孵化成雛后,分成若干小組,隔開飼養,每隔6周測定一下抗體,一般測定10%~25%的鴨,淘汰陽性鴨,直到100%陰性小鴨繼續養殖。 

  3.本病治療原則:早發現,早治療。因本病鴨群發生率較雞小,發病迅速且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故一般容易被忽視而延誤治療,從而影響種鴨生產性能恢復的最佳時期,導致產蛋量不易恢復。因此在病變早期發現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生產性能的恢復。 

  4.診斷本病還應注意鴨群有無合并感染鴨瘟、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情況,或注意有無發生某些有關營養缺乏的情況,例如蛋氨酸、精氨酸缺乏,維生素A、E缺乏,注意有無氣候急劇變化的影響。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