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新一代吉富羅非魚是我場精心培育的品種,系集新吉富羅非品系之精華,其雄性率高達98%以上,具有生長生長速度快,抗寒抗病能力強,出肉率高,羅非魚養殖易捕撈,羅非魚養殖飼料利用率高的特點,是廣大羅非魚養殖戶的理想選擇!
品種優勢:
新吉富羅非魚的特點:
1、生長速度快,比其他品系羅非魚快20-30%。吉富羅非魚從2-3厘米開始飼養,在溫度適當的條件下,五個月可長到500克以上,六個月,達到800克以上。
2、背寬肉厚,出肉率高。吉富羅非加工成肉片,凈出肉率達42%,高出奧尼羅非魚等其他雜交羅非魚的38%,比一般羅非魚32%出肉率高出整整10個百分點。
3、雄性率高,抗寒性強。吉富羅非魚通過生物工程處理,雄性率可達95%以上,有效克服了過度繁殖的缺陷,吉富羅非魚死亡溫度低限范圍是11-8.4攝氏度,比其他品系羅非魚高1攝氏度左右。
4、容易馴化,起捕率高。吉富羅非魚食欲旺盛,容易群集,從而有利于集中捕撈。
養殖新吉富羅非魚優勢明顯:
1、生長速度快,有利于縮短養殖周期,提高池塘利用率。采用三級翻塘分養模式,在海南島可養殖三造,兩廣及福建南部地區可養殖兩造。
2、降低塘租、人工工資及水電費等。養殖周期縮短毫無疑問能夠降低各種不變成本。
3、可有效避開商品魚集中上市季節,從而獲得理想的效益。相同規格的吉富羅非魚比其他雜交羅非魚早兩個月達到商品規格,可避開9、10月的銷售高峰。這一點在兩廣、福建,尤其是北方表現的更加明顯。
4、新吉富羅非魚屬個體較大的羅非魚品種,適合養殖到800克直至1000克以上出售,從而使銷售價格提高,獲得理想的養殖效益。
5、鉺料系數低,飼料成本低。新吉富羅非魚的鉺料大約1.6左右(沉水飼料)即長一斤魚,相同條件下,低于任何一種羅非魚的飼料成本。6、總結以上優點,養殖新吉富羅非魚比養殖其他品種的羅非魚可使養殖成本每市斤降低0.3-0.5元,綜合效益可提高一元以上。
池塘養殖羅非魚,成本低,花勞力少,飼養管理簡便。在長江流域,一般有5~6個月的生長期。只要充分利用生長期,合理放養,加強施肥、投飼,當年魚種完全可以養成商品魚,而且可以獲得高產。
下面是各種方式養殖投放種苗比例:
下面是羅非魚立體養殖模式的效益分析表
立體養殖的成本低,但魚長得慢,而且產量低。由于年底集中上市,往往價格不好。據了解,如果魚塘的雞鴨豬比較多,飼料需要量就相對少,但水質差些。
對于當前立體養殖盛行情況,廣州粵洋水產場長陳生分析,將禽畜排泄物排放到魚塘水體中,排泄物被魚類消化吸收,不但沒有增加禽畜的養殖成本,反而能創造效益。這種模式一直在使用,被認為是一種生態養殖的好方法,“十多年前,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積極推薦這種模式。”
對此,陳生算了一筆經濟帳,“單養成本一般在3.5-4元/斤,混養在3-3.5/斤,立體養殖在2-3/斤”,這三個對比,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我們叫“經濟決定魚的出路”,單養是沒有利潤,誰都不會養;混養可能是打平;立體養殖利潤不是很豐厚。“殺頭的事有人干,虧本的生意沒人做”,養殖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管什么養殖模式,能賺錢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肇慶羅非魚養殖戶陳健強,對立體養殖模式的經濟效益作出進一步的解釋:豬鴨糞不列入支出當中,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就是1.7元左右,加上飼料以外的成本0.6元/斤,立體養殖羅非魚的總成本大概在2.3元/斤左右。按照現在的魚價,每畝仍然有1300元以上的毛利潤。
“有很多人認為立體養殖的魚的質量差、有藥殘”,陳生表示,其實任何一種養殖模式其實都有藥殘的危險,藥殘不是立體養殖才有的,“不是在魚塘上養雞鴨豬的才有藥殘!養殖戶應該要求平反!”他分析,藥殘可以出現在養殖環境、魚苗、飼料、水產動物用藥和禽畜用藥等環節上,這幾個對比一下,不管是哪種模式,都會碰到藥殘,“立體養殖最多就在畜禽用藥這個方面有藥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