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山東樹木增長劑、樹干增粗液、苗木快長劑
產品性能
本品是根據植物的生長發育特點,采用高級原藥,結合中醫五行理論而研制成的高效樹干增粗液。在植物營養生長期使用,可加快細胞的增長和分裂以及新細胞的形成,促進植株快速均衡生長,有一定的防病和抗逆能力,使用后,莖桿粗壯,葉片增厚,葉色變綠,對樹干增粗有明顯的效果。
適用范圍 主要用于各種喬木及高桿灌木。
用法用量
根部澆灌:用水稀釋400倍,即4L兌水100公斤,以根系范圍被稀釋液澆透為標準,間隔期為10—15天,連用2—3次效果更佳。
注意事項 不能與堿性制劑混用。
貯 藏 密封于陰涼干燥處,兒童不宜接觸,禁止飲用。
包裝規格 4L/桶 4桶/箱
欒樹育苗技術
播種:
欒樹一般采用大田育苗。春季3月播種,播種地要土壤疏松透氣,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具一定的肥力,無地下害蟲和病菌。春季播種的,其播種地最好在秋冬翻耕1遍至3遍,以促進土壤風化,蓄水保墑,消滅雜草和病蟲;整地要平整、精細,對干旱少雨地區播種前宜灌好底水。
耕耙后作平床,床寬1.2米,長度視管理方便而定,一般不超過20米。欒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60克至120克。采用闊幅條播,既利于幼苗通風透光,又便于管理。每畦播5行。開溝深3厘米,種子中混的沙不必篩出,將種子和沙均勻撒在溝里,覆土2厘米,輕踩一遍作為鎮壓,隨即用小水澆一次,覆稻草,約25天苗出齊,撤去稻草。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及時分批撒除覆蓋物。
移植
欒樹屬深根性樹種,由于樹干往往不易長直,分栽后可采用適當密植或平茬養干的方法養直苗干。苗木在苗圃中一般要經3~4次移植,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每次移植時適當剪短主根及粗側根,這樣可促進多發須根,使以后定植容易成活。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移植宜適當密植,利于培養通直的主干,節省土地,并加強肥水管理。
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干,則主干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處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1年生苗高可達80~100cm。四、苗期管理:幼苗出土長根后,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
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要經常松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后大部分苗木可高達1.8-2米,地徑粗在2-2.5厘米左右。將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將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后從根莖處截去苗干,即從地表處平茬,隨即澆透水。發芽后要經常抹芽,只留最強狀的一芽培養成主干。
生長期經常松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干。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至4年可出圃。五、整形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8米至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庭蔭樹用苗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在培養過程中,應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