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遼寧今夏干旱 菜價反比去年低兩成

   日期:2014-08-18     來源:半島晨報    瀏覽:173    
核心提示:  今年大連受旱,蔬菜價格卻不漲反降,菠菜的批發均價從去年的15元/公斤跌到今年的3元/公斤。究其原因,一方面,充足的日照加
  今年大連受旱,蔬菜價格卻不漲反降,菠菜的批發均價從去年的15元/公斤跌到今年的3元/公斤。究其原因,一方面,充足的日照加速部分露天蔬菜的生長;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外運供應的大連蔬菜市場,受本地氣候波動影響較小。
 
  降了
 
  7月下旬蔬菜批發價同比低很多
 
  遼寧省正在經歷著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大連的旱情發展也尤為迅速。目前大連全市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了260萬畝,其中輕旱86.15萬畝,重旱132.29萬畝,干枯42.81萬畝。然而,大連市場上,本可能直接受到旱情影響的菜價,波動卻似乎不大。“大連今年夏季的菜價是‘低開低走’。”雙興蔬菜批發市場經理李國志告訴記者,目前市場每天蔬菜上市量平均大約在900噸,比往年同期少100噸左右。五六月份開始,山東菜逐漸退出大連市場,本地菜和北方菜成為大連蔬菜供應的絕對主力。今年逢蔬菜“大年”,夏季菜價整體低于去年同期20%左右。進入8月,雖然有部分蔬菜品種價格略見回升,但基本沒有漲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雙興蔬菜批發市場對23種重點蔬菜品種監測數據顯示,自7月初開始,多個蔬菜品種就已經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到了7月下旬,降幅尤為明顯。
 
  根據大連市價格監測中心在8月11日監測的市場數據,全市12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環比上漲幅度較大的品種有蕓豆、黃瓜、茄子、菠菜,每斤分別為2.03元、1.79元、1.51元、5.99元,環比分別上漲20.83%、16.23%、36.04%和49.38%。
 
  雖然一周之內菠菜環比貴了近2元/斤,但價格也控制在了5.99元/斤。根據大連市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去年同期,大連地區菠菜的零售價是7.13元/斤。“現在一些品種已經開始漲價。”雙興蔬菜批發市場經理李國志說,不過這是常規的季節性上漲,和旱情沒有直接關系。
 
  賠了
 
  菜價太低,部分種植戶放棄收菜
 
  “今年明顯能感覺到菜價低。”大連藝峰生鮮超市采購經理王麗村剛剛從營城子收菜回來。他告訴記者,這個夏天,包括營城子一帶的葉菜,瓦房店、普蘭店的黃瓜、西紅柿,金州七頂山一帶的蕓豆、線豆等,收購價格都比往年便宜。
 
  王麗村說,許多地產葉菜品種在今年都創下近年同期的歷史低價。比如香菜,往年這個時候收購價每斤都要在五六元錢,昨天收購價僅1.8-2元/斤。今年最便宜的葉菜當屬小白菜,僅0.4元/斤左右。由于不想賠本賺吆喝,大連周邊地區的一些菜農寧可讓菜干在地里,放棄收菜。“菜農在地頭上出售的帶土帶根小白菜一般是0.4元-0.5元/斤。”王麗村說,如果由采收工整理成水洗的“凈菜”,售價就能達到0.7元/斤。不過,今年采收工的收費很高,一般每天在80元-100元。小白菜單筐重120斤,一個熟練工一天最多能拔兩三筐。即使按1元/斤出售,這兩三筐小白菜的銷售額也不過168元-252元。毛收入的一半都要作為人工成本支付給采收工,再除去種子、化肥、水電等成本,一茬小白菜可能會倒賠錢。而這個前提還是采收的小白菜能夠全部出手。采收完沒人要的話,一兩天就蔫了,最終淪為飼料。
 
  部分菜農“棄菜”的消息也傳到了批發市場里。一位蔬菜批發戶分析,本地菜上茬菜被棄而下茬菜還沒有長出來的這段空檔期,就可能是大連蔬菜漲價的臨界點。估計在8月底之前,大連蔬菜會有一波上漲行情。
 
  不過,在王麗村看來,即使出現上漲,涵蓋的蔬菜品種也只能是本地葉菜。他認為,現在大連蔬菜主要靠外運,批發商對市場相當敏感。某一蔬菜品種供應一旦發生減少,不出3天就會有更大一批外運菜補充進來。因此,出現菜價整體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兩大原因造成菜價不漲反跌
 
  為何旱情嚴重,菜價卻不漲反跌?記者采訪中發現,這主要是由兩大原因造成的。
 
  大連市內蔬菜七成靠外運
 
  今年夏季,國內13個省份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山東、河南等地因干旱影響蔬菜供應,部分蔬菜品種價格上漲了50%左右。記者采訪發現,菜價沒有受旱情出現明顯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連地區蔬菜供應的結構。
 
  李國志告訴記者,目前雙興蔬菜批發市場里,本地菜所占比重僅30%左右,其余蔬菜主要來自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和遼寧省內周邊部分城市。今年天氣干旱雖然影響了蔬菜產量,但日光充足也使露天蔬菜品種長速較快,供應量的加大也將價格拽低。據雙興蔬菜批發市場方面的統計,目前,大連地產菜以油菜、小白菜、茼蒿等葉菜為主。大連市場銷售的青椒、尖椒,絕大部分來自內蒙古,土豆主要由黑龍江供應。除此之外,其他常見的蔬菜品種,包括西紅柿、茄子、黃瓜、蕓豆等,本地、外地都能供應。這意味著只要本地菜稍露出缺口,立刻就有外運菜補充上來,大連蔬菜供應并不會直接受到本地旱情的影響。
 
  炎熱少雨減少外運菜損耗
 
  大連市內的蔬菜供應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秋、冬、春三季,山東菜都是外運菜中的主力,冬季一度占到批發量60%左右。但無論是山東壽光菜還是萊西菜,都缺席大連的夏季市場,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運輸環節。“山東菜運到大連基本都是通過水運,從當地田間到大連批發市場,至少需要一天時間。”雙興蔬菜批發市場專做外運菜的批發業戶陳原告訴記者,夏季氣溫較高、濕度大,如果運輸環節沒有保鮮設備,蔬菜在車、船里顛簸擠壓一天之后,基本上就沒法賣了。因此,只有9月份之后氣溫下降,大連菜商才敢從山東進菜。
 
  7月起,陳原開始做內蒙古到大連的蔬菜批發。他告訴記者,和往年夏季頻繁的“桑拿天”不同,今年大連夏天雖然炎熱,卻因為缺雨的緣故,少“悶熱”而多“干熱”。對于做蔬菜批發生意的業戶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氣溫條件。“在往年夏季桑拿天最集中的時段,大連市場上的外運菜運輸損耗能達到20%-30%。這些爛掉的蔬菜都要攤進成本算進菜價里。”陳原說,以內蒙古赤峰采購蔬菜為例,大約800多公里的車程,運到大連至少需要12個小時。如果天氣一直晴朗,3到5天之內售出都沒有問題。但一遇到高溫多雨,就必須在兩天之內賣出去,否則全都會爛掉。今年的氣候條件恰好是理想的“少雨天”,外運菜損耗低,價格也相應便宜。
 
  這個看似“小因素”的運輸損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菜價?陳原說,如果夏季不用冷鏈,而是采用普通方式運送蔬菜,1噸菜從產地發貨到進入大連零售市場,能剩下500公斤就不錯了。再加上零售損耗,最終到老百姓的餐桌可能不到300公斤。而理想氣候下運菜,損耗則能控制在50%以內。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