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新鮮的水果又不想出門怎么辦?現在只要點點鼠標,哈爾濱市民足不出戶就能讓各類生鮮送到家門口。標準化菜市場作為哈爾濱市的民生工程之一,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菜籃子”。面對電子商務帶來的沖擊,如今哈市各大標準化菜市場也搭上“互聯網+”這趟車,增加電子商務功能,把菜市場“搬上網”運營,讓市民買菜更加方便。
輕點鼠標果蔬送到家門口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道里區河鼓街地利綠萬家生鮮超市交易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電腦處理市民的網上訂單?,F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地利綠萬家生鮮超市作為哈市首家標準化菜市場,今年該超市將農副生鮮產品搬到網上,推出“地利生鮮”網上外賣服務。記者注意到,網站上的商品玲瑯滿目,涵蓋了大米、糧油、禽蛋、肉類、生鮮、干貨、豆制品等100多種農副產品,居民可以通過登陸網站自主下單。“這里下單的顧客都是周圍居民,只要在網上或來門店預訂,就能在約定時間內送貨上門。我們超市的生鮮類果蔬以哈達農產品批發市場為基地統一采購,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和生產、采購的加價率,凈菜和果品價格與一般果蔬市場看齊或更低,店里一半的生鮮類產品比其他超市、市場便宜15%~20%。由于現在正處于起步階段,我們每天的訂單大概在30單左右,但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預計年底前每天訂單能達到100~150單左右。”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網上菜市場的興起,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市民孫先生是個網購達人,他說:“現在有了專門的生鮮網站,配送時間、品質更有保障,網上購買‘舌尖美食’自然更加方便了。”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多個標準化菜市場發現,已有部分市場搭上互聯網快車。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標準化菜市場標準是指:營業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市場內的鮮蔬產品均由配送中心統一配送,且全部為綠色蔬菜,場內商品應有產品的來源地證明、質量認證證書或商品檢驗檢測合格證。為加速推進哈市標準化菜市場發展步伐,近年來,哈市“互聯網+菜籃子”新模式不斷涌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標準化菜市場50個,其中已有30余家標準化菜市場開通“網上菜市場”功能。對此,哈市商務局商貿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形式打破了標準化菜市場的傳統經營方式,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創新融合,提供配送上門服務,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查尋系統讓肉菜信息可追溯
標準化菜市場發展電子商務,依托實體店鋪開展線上業務,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倉儲流通成本,同時市場還配備“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確保線上的農副生鮮產品的供應保質保量,可滿足市民線上多樣化選擇和直觀的線下體驗。
在采訪的過程中每份果蔬包裝上的二維碼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二維碼就好像我們的身份證一樣。”綠萬家生鮮超市負責人尹建宏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隨手拿起一份大辣椒,通過身邊的溯源查詢機。不到2秒鐘,產品的名稱、生產信息、質檢信息等內容就顯示出來。尹建宏告訴記者,近幾年食品安全備受市民關注,“可追溯”成了食品領域最熱的話題。為此,按照哈市商務部門的要求,全市標準化菜市場必須配備“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有了這套追溯體系,一旦產品出了問題,相關涉事單位很容易被鎖定。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哈市已安裝的所有溯源查詢機全部實現系統聯網,市民無論在哪里購買商品,只要擁有溯源查詢碼,就可在哈市任意一個查詢機上看到商品的“前世今生”。目前50個標準化菜市場均已建立追溯體系,徹底實現“互聯網+質量追溯”。
“互聯網+”拓寬市場發展空間
為加速推進標準化菜市場建設,近年來,哈市商務部門也做著不懈努力。今年,哈市將力爭研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標準化菜市場“上網運營”。通過各類市場創新運營模式,增強市場競爭力,進一步為人們打造更有效率、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為了助推各類商貿流通市場積極搶抓‘互聯網+’機遇,哈市將制定相關扶持政策,通過補貼資金的方式鼓勵更多的企業與‘互聯網+’結合。”哈市商務局商貿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哈市將利用專項資金,大力完善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建立“互聯網+營銷”模式,按照O2O電子商務模式,打造線下實體店,店內開設電子商務服務區,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及線上推廣營銷,提高標準化菜市場的運行質量。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哈市還將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網站平臺,依靠互聯網促進標準化菜市場產銷銜接。同時,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市區聯動、部門協同、政企攜手,跟蹤關注和協調解決企業在創新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形成有利于新模式長遠發展的氛圍,促進創新型企業找到最適合的商業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日常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