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播種期間降水影響,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將有所縮減。而美國農業部確認,調研后將于8月供需報告中對大豆種植面積進行修正,這給予了市場一定的想象空間。與此同時,在壓榨利潤轉向虧損的狀態下,我國豆粕市場強勢運行。不過,出于對進口大豆充裕、生豬養殖未有實質性改善的考慮,在美豆不出現大幅減產的情況下,豆粕上漲高度必然受限。所以,在美豆減產數據明確前,應謹防豆粕價格“跑過頭”。
美豆并不具備走高條件
美國農業部7月供需報告顯示,因大豆壓榨利潤理想,加之出口順暢,預計2014/2015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為2.55億蒲式耳。雖然此數據低于市場預期和6月預測數值,但庫存消費比仍為6.64%,為近10年來偏高水平。
與此同時,雖然美國農業部沒有對新季美豆播種面積和單產進行調低,但官方表示將在8月進行調研后修正。由此來看,大豆價格方面已經考量了減產信息,只不過大豆種植面積與單產仍將在歷史偏高水平,新季大豆庫存消費水平也不會明顯偏低。所以,美豆并不具備持續走高甚至沖擊新高的條件。
進口大豆促使庫存增加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6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量為3315萬噸,同比增加2.78%,并且預計7—9月我國仍將有2000多萬噸大豆到港。自此,本年度大豆進口到港量將超過7400萬噸,明顯高于之前預估的7300萬噸數量。
隨著進口大豆到港量以及壓榨量增多,國內豆粕的產量將明顯提高。雖然在油廠催促下,采購方出現批量提貨,但截至7月中旬,國內豆粕港口庫存仍增長到73萬噸,這不但高于5月中旬的45萬噸水平,亦為過去半年以來最高數據。同時,隨著后續進口大豆陸續到港以及開機率持續高位,國內豆粕庫存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繼而給豆粕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
油廠壓榨虧損逐漸縮減
近期因美豆預期播種面積和單產降低,美豆價格沖擊到了1050美分/蒲附近,并且短期內仍有走高可能。但目前我國豆粕走勢明顯強于美豆,故而隨著進口大豆成本的提高,壓榨利潤虧損沒有繼續擴大,部分地區甚至出現盈利,這也使得國內工廠對豆粕的挺價意愿降低。假如美豆價格后期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國內重現理想的壓榨利潤,必然會使豆粕價格回落。
國內生豬養殖依舊低迷
雖然目前豆粕價格小幅上升,但消費端并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改觀。其中,國內生豬存欄量約為38615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約為3923萬頭,國內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再次跌破歷史低位,母豬存欄量遠低于農業部預計的4800萬頭警戒線。由此表明,即便生豬養殖利潤大幅轉好,仔豬補欄也很難在短期內完成。所以,養殖業對豆粕等飼料原料行情的推動作用十分有限。
總之,目前國內粕類消費增速已經低于供給增速,并且美豆價格運行較為理性。所以,交易上應特別注意豆粕價格“跑過頭”帶來的回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