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本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記者走訪保定市部分農貿市場發現,近期豬肉價格卻逆勢上漲,市場平均零售價11元/斤,部分菜市場達到13元/斤。“一周前還是9.5元/斤。”在保府市場,正在買豬肉的市民表示。
南市區物價局市場監測處數據顯示,2014年同期,豬肉市場平均零售價在7元/斤左右。據豬肉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年初以來,生豬價格大幅下跌拉動市場豬肉價格持續下降,低位運行 4個多月,養殖戶虧損嚴重。4月起,生豬出欄價格開始觸底反彈小幅上漲,企穩回升,至6月25日,短期內呈現了快速上漲的趨勢。
據物價部門市場監測人員介紹,從2014年到2015年3月底,生豬市場一直不景氣,很多散養戶紛紛退出市場,導致生豬存欄量減少,不僅如此,時下正值淘汰母豬周期開始,母豬的存欄量也減少,導致豬崽數量減少,豬肉價格隨之上漲。在生豬存欄量嚴重不足、生豬市場供給趨緊、養殖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低位運行數月的豬肉價格走出低谷。
豬價連漲4個月
“近期全國豬價已經開掛,一句話代表了絕大部分養豬人的心情,只要欄里有豬,你就是幸福的。”業內人士的一句調侃道出了養殖戶對豬市持續回暖的興奮之情。
國內生豬價格自3月下旬觸底反彈以來,目前已經連續上漲接近4個月,幾乎可以說“一天一個價”。數據顯示,3月13日,全國22省市生豬平均價僅為11.6元/公斤,為2014年5月初以來的最低點,此后豬價明顯反彈,當月月底達12.24元/公斤;此后豬價加速上漲,4月底、5月底和6月底分別達到13.67元/公斤、14.54元/公斤、15.65元/公斤。截至目前,全國22省市生豬平均價達到17.39元/公斤,近4個月的累計漲幅為 50%,多地甚至沖高突破18元/公斤大關。
“部分高價地區生豬出欄價格已經達到18.0元/公斤,北方豬價大漲刺激南方養殖戶惜售心理增強,市場收購較為困難,國內生豬價格延續‘火箭豬’漲勢。”生意社分析師李文旭表示。
生豬存欄量的低迷與豬周期的啟動是促使這一輪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受“賣跌不賣漲”心理的影響,養殖戶壓欄待漲心理較重,進一步加劇了豬源階段性偏緊的局面。據方正證券介紹,2013年年中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低迷,導致養豬業虧損明顯,養殖戶和散戶養殖均大量退出市場,從而帶來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趨勢性降低,供給端的下行壓力最終傳遞到了價格端。
農業部數據顯示,5月全國生豬存欄量為38615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9.8%,環比4月減少0.2%;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923萬頭,同比和環比分別下跌15.5%和1.2%,相比前期高點5068萬頭,下降了22.59%。
生豬養殖業“去產能”力度和時間均遠超預期,加劇了對后市供應緊張的擔憂。安信證券研究認為,當前母豬存欄量意味著2016年生豬供應嚴重緊缺,預計能繁母豬存欄量的下降至少將持續到今年7月份,存欄在3900萬頭以下,這將導致未來生豬供應量的嚴重失衡。
“短期來看,目前生豬各主要產區肥豬壓欄情況比較嚴重,尤其產銷區價差倒掛加大,在供應面偏少的大前提下,7-9月豬價繼續上漲的趨勢不變,但是不排除7月產銷區豬價調整的可能,9月或會上漲到全年最高價位。”芝華數據生豬分析師姚桂玲表示,中長期來看,四季度,前期補欄仔豬陸續出欄,再遇中秋國慶雙節,肥豬供應增加,豬價可能有下跌風險。2016年春節前后,市場生豬供應可能比較充足,豬價或偏穩調整。
業內分析師則認為,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市場豬源趨緊,夏季高溫多雨,生豬外運困難,國內生豬出欄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生豬市場供應趨緊局面難以緩解,諸多利好提振,短期內國內生豬價格將延續漲勢,后市中秋、國慶雙節提振下,國內生豬商品指數將有望達到并超過周期內最高點 118.88點。
而基于對能繁母豬的淘汰情況以及需求增速分析,長江證券判斷下半年豬價將會持續上漲,預計2015年、2016年國內生豬短缺1517萬頭、 3462萬頭。總體上,預計2015年全年均價為15元/公斤(高點可達17元/公斤),2016年全年平均價格達到17元/公斤(高點可達19元/公斤),而結合最新草根調研,不排除有超預期可能(可能今年年內達到18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