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但還沒有進入農歷小暑節氣,適當的溫度和陽光讓蔬菜長勢大好。昨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農貿市場發現,蔬菜價格出現了普遍下降,一元蔬菜也越來越多。同時,隨著端午節的臨近端午產品開始熱銷。
指數分析 較上期下降98.19點
昨日,經過記者走訪統計,第47期晚報餐桌消費價格指數為2104.18點,較第46期指數2202.37點下降98.19點,降幅為4.46%,指數創今年以來最低點。從“45種農副產品價格表”中可以看到,共有30種農副產品價格有所下降,14種農副產品價格上漲,1種持平。從數據上看,空心菜較上月同期降幅達到68.8%,此外,西紅柿、茄子等均有明顯降幅。而大蔥、芹菜、長豆角漲幅名列前三名。
現象解讀 大蔥蘑菇成了稀罕物
“老板,來斤蘑菇。”“抱歉,今天沒有,這幾天蘑菇不好進。”昨日,農貿市場中類似的對話比比皆是,平時的大眾菜蘑菇成了稀罕物。“蘑菇現在貴,不好賣。”在市中心市場,蔬菜零售商老劉說,天一開始熱蘑菇的價格就開始上漲,供應量下滑也很厲害,而且都是飯店買。據了解,蘑菇稀少價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天氣炎熱,大棚溫度一超過一定界限,蘑菇就停止生長。
與蘑菇一起,前段時間一直是“跳水價”的大蔥終于“翻身把歌唱”,零售價從不到0.8元/500克的價格一路上漲至1.5元/500克左右。“主要是老蔥基本沒有了,新蔥還沒有大量上市。”一位從新野縣地頭拉蔥進城賣的批發商告訴記者,之前蔥價大跌讓蔥農損失慘重,近期市場供不應求只是讓蔥農挽回了一點損失。